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信息及其特征表格式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科目信息技术教学对象学生授课人课时安排所需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识记①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②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并能举例说明;2、能力培养①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信息对人类的重要,体会信息社会中的人就应该并且必须学习信息技术这一门课程,以便今后能更好适应这个社会。学习者特征分析优势: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新鲜事物和活动有兴趣,喜欢和别人交流,乐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易于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七年级的同学活泼、好动但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素养,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探究相关的内容。弱势:班级容量大,学生人数过多,个别学生可能不会自始至终围绕教师设置的各个环节走,课堂上注意力容易转移。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由于内容相对较为抽象,有些事例根本不是发生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所以学生理解起来较为难,并且有些内容学生难以相信,所以在教学中须采用讲解、举例、演示、讨论,以及搭配一些合适的图片,这样才具有较大的说服力,才能让学生理性、感性上简单明了的了解知识,课堂效果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提前预习,并搜集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举例:北京教授的远程外科手术。(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谈谈你对此件事的看法:1、请同学之间先讨论;2、一位学生代表发言;问: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听教师讲解事例,随后同学间讨论对此事例的看法,分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意见。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让学生进入本课的学生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在医疗界的应用,通过讨论,让学生体会信息技术的先进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授一、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技术就是采集、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1、请同学们根据概念举例说明信息技术都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2、目前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微电子技术。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语言的产生;2、文字的发明;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4、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5、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概念的给出,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通过听讲,观看图片,感知信息技术发展的过程,感知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所学的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整体感知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三、请同学们说一下你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什么结论。请同学相互间讨论,最后得出结果。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练习请同学填写所给出的表格。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课堂小结可以说,谁能更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更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具优势。因此,对于处在信息社会的每一位同学来说,都应当自觉地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课后反思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当学生没有方法、思维没有打开时,教师帮助引导;当学生迷路时,教师引导、辨明方向;当学生畏惧时,教师引导鼓励增强信心;当学生不理解时,教师可以谈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去感受。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教学内容和背景鲜活起来。改变生物学习形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依据学科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努力达到精讲多练。让学生扎实的掌握所学知识。

St****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