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山东-2010_山东省2010年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1.8万字
约46页
0
1.4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素材-山东-2010_山东省2010年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rar

山东省2010年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热点聚集:热点一:如何提高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效益?活动的有效性至少受如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活动本身的价值;活动者的投入程度;活动过程的科学、有序性。1、活动本身必须是有价值的。如果探究活动是教科书中现有的,教师必须认真参悟其教育价值,据此并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并使之了然于学生心间。如果探究活动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设计的,那就要使之尽量能达成您的教学目标。2、让全体学生对自己面临活动的目的、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规划好自己的活动程序(或弄清楚要求的活动程序),然后预测每个步骤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精神和物质准备。3、必须让全体学生全身心、全过程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并勇于创新、精诚合作。要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就要提出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一定开放度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引入竞争、激励的引导机制,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尽最大努力的调动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4、及时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盘点:明确结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探究的新思路。点二:教学中,如何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首先要理清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知识是能力的载体”,什么样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呢?实践证明,只有内化为学生的经验并上升到智慧层次的知识,才能转化为能力。而能力又是什么?能力是知识技能、策略方法、情意品质等诸项内容的融合,是一个有机的、深具特殊内涵的高级组织系统。作为教师,应该在穷究能力之本质基础上,思考知识的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对知识全方位认识过程中,逐步得到阅读能力、反思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实验能力等等逐项能力的提高。也就是通过对课堂的精心设计,体现出“借助知识培养能力”的目标。老兵新招:第一招:“足球场上”说“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改前旧教材中“元素化合物”知识,是深居于化学学科大宅门里的闺秀,被课程专家称为学科中心主义的。教师让学生记背这些知识,较少考虑它们的应用,如同一个蹩脚教练仅是让球员在足球中场这个圈子里穿插跑动、倒脚换位,既不考虑如何防守也不去研究如何射门,球员们都厌倦了!新课程的“身边的化学物质”,教师引导学生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及变化现象中抽象提炼出化学知识,谓之为“从生活走进化学”;再用这些化学知识去解决社会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谓之为“从化学走进社会”。把学以致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如同足球场上换了新教练,执行全攻全守的足球理念,球员们活力四射,满场飞奔,频频射门……好一派崭新气象!在解读新教材“身边的化学物质”这部分内容时,一定要把握“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从生活走进化学,由化学走向社会”的观念,因为新教材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选择和组织内容的,实际教学中也要遵照这个思路来安排教学活动。第二招:物质性质教学要坚持感性第一的认识路线没有见过这种物质,不知这种物质是什么样子,怎能知道它的物理性质?没有看到(包括自然观察特别是实验观察)这种物质发生的化学变化,怎能认识它的化学性质?化学教学出现的绝大部分困难几乎首先来自不做实验或很少做实验。老一辈化学教育家一再指出,“化学是一门不做实验就不知是什么的学科”,“化学实验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就我这几年所做的“化学教学回归实验室”课题研究来看,学生不但非常喜欢做实验,而且反映做实验后“记得牢”“理解的快”,建议某些老师在寻找走出教学困境的选择中,首选用实验进行化学教学的方法。开展实验教学,在不少学校还有较多的困难,我想联合立志解决这一困难的老师们,组成一个协作组,开展自制教具药品、寻找代用品的研究,或发动学生甚至家长,攻克化学实验条件缺乏的难关。第三招:感性必须发展到理性,才能实现物质性质教学的高效性不少老师反映,自己也开展了实验教学,学生热热闹闹做完实验,并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效果,我认为很可能是缺失了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环节。我们课题组在《氧气的化学性质》教学中有过教训。以下是课后的反思日记、教学实录。07年11月5日周一刘老师执教的9班。可能考虑到中考常把氧气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作为考察重点,在学生动手做完相关的实验后,刘老师用了8分钟时间,采用多次提问、反复矫正的方法强化对现象的记忆。当随后对学生提出“通过实验为什么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这个问题时,大家面面相观,不知如何回答。课上我就在想,究竟是记住实验现象对学生发展有益呢还是形成以上问题的理性认识有益呢?课后的我们还是布置了这个问题作为作业,收上作业后发现,48本作业中,只有5人回答了与答案相近的一个或两个要点(答案要点是:能与多种类别的物质发生反应;反应剧烈;但需要点燃等条件)。说
查看更多
一条****然后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素材-山东-2010_山东省2010年暑期远程培训初中化学简报化学广场第3期

文档大小:1.4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