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全国-2017_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7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变式考查碱的性质释疑解析素材 (新版)鲁教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变式考查碱的性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其中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与用途是学业水平测试考查的重点,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几道典型例题。例题氢氧化钠有强烈的性,所以它的俗名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还易与空气中的发生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对氢氧化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记忆。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吸水性);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与二氧化碳等物质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答案腐蚀二氧化碳或CO2CO2+2NaOH═Na2CO3+H2O变式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C.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解析此题考查碱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现象。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钙与水,没有明显现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溶的碳酸钠与水,故也没有明显现象。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会变蓝,故在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答案选B。变式2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本实验的结论是。解析此题主要通过装置内的压强差对气球产生的影响,来判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能否反应。步骤①后,装置内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气球鼓起。步骤②的目的是通过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的现象证明装置内的二氧化碳已被完全吸收。步骤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沉淀生成,说明步骤③中产生了CO2,由此证明CO2和NaOH溶液能够反应。答案(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证明步骤①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CO2==CaCO3↓+H2O(4)CO2能和NaOH溶液反应拓展题化学实验室需经常取用NaOH溶液,当多次揭开其瓶盖后,同学们猜想该试剂可能部分变质了,若这种猜想通过实验验证是正确的,请完成下列各题:(1)NaOH溶液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下面是小强同学设计的验证过程,请根据实验现象和你的理解填写下列空白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①用试管取待测液少量,向其中滴加稍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Na2CO3+BaCl2==BaCO3↓+2NaCl溶液中含CO32-②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静置后,再向上层清液中加入试液溶液呈红色溶液中含OH-(3)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CuSO4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②中相同的结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解析此题在以上变式题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利用白色沉淀碳酸钡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根这个事实,同时通过酚酞试液遇碱变红的事实,验证氢氧根的存在,由此验证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的猜想。答案(1)CO2+2NaOH=Na2CO3+H2O(2)酚酞(3)2NaOH+CuSO4==Cu(OH)2↓+Na2SO4

悠柔****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