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5第一讲步入化学殿堂姓名:________班级:________限时:______分钟1.(2018·淄博张店二模)装运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的车辆应贴的图标是()2.(2017·淄博周村二模)实验桌上有一瓶无色液体,经过观察后小组内成员开始积极发言。小华说:“这瓶无色液体是酸性、中性还是碱性的呢?”小亮说:“可能是酸性的。”小佳说:“可以取少量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石蕊试液,然后通过观察颜色做出判断。”以上内容中没有涉及的科学探究环节是()A.设计实验B.反思评价C.提出问题D.作出猜想3.(2018·淄博桓台一模)许多著名化学家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家与他们的成就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B.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卢瑟福——发现了电子D.门捷列夫——编制了元素周期表4.(2018·淄博桓台一模)可用于物质的反应容器、给物质加热、又可用于收集少量气体的仪器是()A.烧杯B.集气瓶C.试管D.锥形瓶5.(2018·宿迁中考)成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B.滴水成冰C.抱薪救火D.聚沙成塔6.(2019·原创题)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B.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C.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7.(2018·淄博淄川一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C.葡萄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D.工业上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氧气都是化学变化8.(2018·淄博高青一模)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用作助燃剂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活性炭用作吸附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9.(2018·扬州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小苏打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B.氮气熔沸点低,可用作保护气C.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D.铝片有金属光泽,可用作导电材料10.(2018·淄博周村一模)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对应关系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用途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制霓虹灯B石墨质地软且滑腻作润滑剂C一氧化碳可燃性冶炼金属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作干燥剂11.(2017·淄博中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以下几个实验注意事项:①加热试管中的胆矾晶体时,试管口部要略低于试管底部;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要预先加少量的水;③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A.水倒流B.温度过高C.容器破裂D.降低温度12.(2019·原创题)粗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①③⑥⑦⑧⑨B.②③④⑤⑥⑦⑧C.②③④⑤⑦⑨D.①③⑤⑥⑦⑧⑨13.(2018·淄博桓台一模)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操作容易发生危险的是()14.(2019·改编题)下列实验操作图示不正确的是()15.(2014·淄博中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6.(2019·易错题)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17.(2014·淄博中考)装置的气密性决定着实验的成败,实验时首先要对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以下装置操作图中不能用于检查气密性的是()18.(2019·改编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参考答案1.D2.B3.C4.C5.C6.A7.C8.C9.A10.C11.C12.D13.C14.B15.D16.C17.B18.C

猫巷****傲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