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2011年中考化学专题二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及类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事例中,主要过程为化学变化的是()A.功夫深,铁杵成针B.佳节到,焰火缤纷C.春天来,冰雪消融D.美酒开,满屋飘香2.我们每天都和化学变化打交道,以下叙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被消化了B.课外体育活动时,呼吸作用增强C.水放进冰箱一段时间后结成冰D.人体吸收氨基酸后,结合成所需的各种蛋白质3.“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稻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高锰酸钾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淀粉遇到碘水变蓝色D.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5.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问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KMnO4→MnO2B.CO→H2CO3C.Cu(OH)2→Cu2OD.S→SO26.碳及其化合物、金属、酸、碱、盐等是我们初中化学所学的核心知识。右图是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省略),其中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实现的转化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7.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研究中和反应,当他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时,有如下做法:①放弃对此问题的研究;②挪用其他人的实验结果;③实验前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两滴酚酞试液;④改用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其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8.下表记录了物质X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则物质X的化学式可能是()A.Ca(OH)2B.CuSO4C.HClD.NaCl9.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利用物质的进步史。制造下列用品所需的材料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A.塑料器具B.青铜器C.铁器D.石器10.《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率领的汉军误饮了“哑泉”。哑泉,“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不过旬日必死”。后来,汉军将士经地方隐士指点,饮了万安溪的“安乐泉”水方才转危为安。“哑泉”和“安乐泉”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可能是()A.NaCl、CaCl2B.Na2SO4、KClC.BaCl2、NaNO3D.CuSO4、Ca(OH)2二、填空题11.试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用H2做“零污染汽车”的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灯泡里放极少量的红磷来延长白炽灯灯泡的使用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浓硫酸可用铁罐贮存,但稀硫酸不能用铁罐盛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新鲜的鸡蛋用石灰水浸泡后可较长时间保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2)相连环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向盛有10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______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2)当加人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______色;(3)当烧杯中溶液的Ph=1.4时,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列内容,解答与净化水有关的问题:(1)用纱网捞起水面上的菜叶、塑料等,该操作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氯(C1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杀菌,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_;(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氯原子,●表示钠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刘萍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反应后为确定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刚好完全反应,她取出一定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人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Ch****91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