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全国-2020_(柳州专版)2020版中考化学夺分复习 第03部分 专题复习篇 第07单元 化学计算题分层递进练习.docx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七单元化学计算题A组1.[2019·绥化]蛋白质是由丙氨酸(C3H7NO2)等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根据丙氨酸的化学式计算:(1)C3H7N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丙氨酸中各元素的质量比C∶H∶N∶O=。(3)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至0.1%)。(4)8.9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是g。2.[2019·新疆]将8.0gFe2O3加入到100.0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试计算:(1)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3.[2019·广西北部湾]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少量氢氧化铜固体。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3-7-2所示。请计算:图3-7-2(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g。(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2019·鄂尔多斯]为了测定一瓶标签被腐蚀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桢桢同学用小烧杯取了16g10%的NaOH溶液,并向其中逐滴加入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7-3所示。计算:(1)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当滴入稀硫酸质量为4g时,烧杯内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图3-7-3B组1.3.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H2O,关于该物质的组成:①一定含碳、氢元素;②一定不含氧元素;③可能含氧元素;④一定含氧元素;⑤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2.[2018·柳州]现有一包由5.6g铁、7.2g镁、1.4g碳混合而成的粉末,把它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中。实验结束后,测得剩余固体中含有三种物质。则剩余固体的质量可能是()A.24.8gB.25.8gC.26.8gD.27.8g3.[2019·通辽]取一定量氯化镁溶液于烧杯中,将100g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五次加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中的溶液和沉淀进行了多次过滤并称重。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记录如下表。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2020202020沉淀总质量/g2.95.88.711.611.6分析上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第次加完氢氧化钠溶液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刚好完全反应,此时生成沉淀质量为g。(2)恰好完全反应时,称量所得氯化钠溶液质量为168.4g,求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4.[2019·哈尔滨]为了测定金属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图3-7-4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一次所加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x)的比例式。(3)此镁样品中镁的质量分数为。(4)用36.5%的浓盐酸配制200g上述稀盐酸,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为。(5)若将反应后的滤液蒸发104.4g水,无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若要生产含镁4.5%的铝合金960t,需要上述金属镁样品的质量为。5.[2019·柳州]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800℃左右,得到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铜锌合金。(1)Cu2O由元素组成。(2)ZnCO3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3)C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4)将90g铜锌合金(只含Cu、Zn)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8g氢气。计算原混合物中炉甘石和赤铜的质量比。(要求写出计算过程)C组1.已知Cu2O+H2SO4Cu+CuSO4+H2O。16.0gCuO与CO反应得到Cu、Cu2O混合物13.6g,将此混合物溶于足量的100.0g稀硫酸得到9.6gCu。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2.4gCO2B.混合物中含9.6g铜元素C.混合物中Cu与Cu2O的质量之比为8∶9D.反应后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约为7.0%2.将13.2g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NH4)2SO4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与过量的NaOH反应,可收集到4.3LNH3(密度为17g/22.4L),则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NH4HCO3、NH4NO3B.(NH4)2CO3、NH4NO3C.NH4HCO3、NH4C

白凡****12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