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9.7千字
约17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XX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docx

关于XX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XX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XX市农业局课题调研组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业政策法制调研工作的通知》(川农业函〔2007〕246号)精神,我局成立专题调研组,于2007年6-8月对我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农业农村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十五”期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到8.04%,尤其是衡量农产品商品化水平的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现金收入由2000年的997.72元增加到2005年的2174.55元,占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48.07%提高到2005年的67.98%。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331.25元,比上年增加262.82元,增长8.57%。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十五”期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增长6.34%,恩格尔系数由59.68%下降到54.22%。2006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485.81元,增长13.08%,恩格尔系数为58.87%,比上年降低0.33个百分点。二、主要措施(一)政府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我市是粮食主产区,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我市酿酒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原料。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围绕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积极调整品种结构,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促进了全市粮食总产量的逐年增加和农民增收。近10年来,2005年与1996年相比,全市粮食总产量由182.46万吨增加到216.53万吨,净增34.07万吨,增长18.67%,年均递增1.73%。除2006年我市遭受有气象记录7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粮食总产略有减产外,其余年份均为增产。XX市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是:1.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认真贯彻落实停征农业税和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对产粮大县以及财政困难县的奖励补助、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等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仅2006年,中央财政对我市的粮食直补资金就达4121.03万元、小麦良种和玉米良种补贴2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285万元,停征农业税减负7047.7万元。这四项农民户均直接增收就达到了96.71元。此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共免除学杂费1.4亿元、66.7万人受益,免除教科书费1159万元、9.6万人受益,对1.38万贫困寄宿生补助了386万元生活费,进一步减轻了农民的教育负担。2.统筹城乡发展,整合生产力要素,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对“三农”特别是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培育产业支撑,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科技的运用,培训现代新型农民,并且将这几个方面在一定区域、一定范围有机整合起来,是我市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探索出的基本经验。2006年,我市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部署中,总结“十五”期间的经验,提出要狠抓“五大工程”(即,“农民增收工程”、“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工程”、“新型农民培育工程”、“体制机制创新工程”、“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示范工程”),就是体现了城乡统筹和生产力要素有机整合这个思想。从实践来看,凡是在这几个方面做得好的村、乡镇、区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市首先在资金投入上加大了力度。2006年对“三农”的总投入(含中央、省)22.36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8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5.9%;2007年全市结合“亲民惠民行动”共计投入19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投入2.4亿元。市财政支农生产性资金预算安排比去年增长24.6%、总量确保达到5500万元以上,市级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总量不少于1000万元、用于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300万元。2006年,我市在遭受严重旱灾以后,省市对粮食生产高度重视,全市争取省上安排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00多万元,协调全市投入抗旱救灾和晚秋生产资金3496.8万元,组织农业、水利、农机、消防等抗旱服务队到基层开展生产技术指导、工程供水、车送水,解决了旱区102.68万人110.23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为135.4万亩晚秋粮食提供了生产用水和技术服务,晚秋粮食总产量达到17.86万吨,比上年增加2.61万吨,有效弥补了旱灾带来的损失,在全省粮食减产6%以上的情况下我市粮食生产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全市粮食总产仅减产0.27%。3.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从1996年到现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XX市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调研报告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