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pdf 立即下载
2024-08-08
约1.3万字
约7页
0
73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pdf

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80
2024年第1期总第104期

思潮与现象
※
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


※

杨丹丹


AI写作机器的多样、文本的丰富和研究的流行a代。这从AI发展史中可见一斑。1943年,沃伦·麦克洛
足以证明AI写作已成为客观事实,但学界对其仍保持克和沃尔特·皮茨提出MCP模型,对动物大脑中的生物
谨慎态度,普遍怀疑它的文学性,进而整体否定其存在神经元协同运作原理和过程进行计算。这是世界首个人
的必要性。换言之,学界在“AI写作是否是文学”问题上工神经网络架构,为AI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49年,
尚未取得共识,有学者认为AI写作与人类文学创作存唐纳德·赫布提出无监督学习规则,设想如何搭建神经
在本质差别,“前者制造产品是被动的,始终是在人的操网络,并广泛应用于AI领域。1950年,艾伦·图灵提出
控下进行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是重复的、可复制的、千用“图灵测试”来验证机器的智能水准。1955年,塞弗
篇一律的。那么,后者创作的作品则是自动的,只需要人里奇和纽厄尔开始研究模拟神经和心智系统的方法。
的一个指令,制作出来的作品是不可重复的、创新的。而同年,美国计算机科学家麦卡锡正式提出“人工智能”
且,前者一般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后者则是为了人们概念,这为1956年召开的“人工智能夏季探讨会”确立

欣赏和体验的目的”b。因此,“人工智能写作所蕴含的了基调和方向。1958年,罗森布拉特提出由两层神经
审美‘光晕’似乎并不具备,它充其量仅是一种新兴的写元组成的“感知器”,缩短了机器模仿人类学习的距离。

作实验而已”c。虽有论者对此提出异议,认为AI写作1969年,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组织在美国成立,标志

“孕育着人类书写不再具有唯一性”d,但却没能充分论人工智能学科正式确立。虽然AI从1950年代兴起至今,
述其如何延续和重塑文学性。事实上,对此问题的阐述,历经多次沉浮,但从未中断。尤其是2009年以来,AI
不是做出更为精准的判断,也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更实现跨越式发展,“沃森”“深蓝”“阿尔法”等AI机器相

非站在人文和科技的立场上相互抵牾,甚至走向非理性继问世,不断出现AI挑战人类成功的案例。e
的攻击,而是由此发现文学理论的有效性、文学内部的AI技术的成熟推动了AI写作的发展。早在1949年,
危机、文学与科技的关系等根底性问题。正是这些问题图灵和杰斐逊就曾围绕机器创作十四行诗发生过论辩。
没能及时解决,导致文学认知方式、思维范式和知识结杰斐逊认为“机器人不可能有心灵”,“除非机器能够出
构出现偏差。学界对AI写作的误解也由此而生。于思绪和情感的流露,写出十四行诗或者协奏曲,而且
不是随机地落下音符,那才能说机器能够媲美大脑——
一、AI写作引发了文学理论的失效也就是说,它不但会写,而且知道自己在写。没有什么机
械装置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阀门熔断时的悲伤、被
实现AI写作的必要前提条件是相关技术的更新迭赞美的温暖、犯错后的痛苦、性的吸引、求而不得时的气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工智能本体研究”(项目编号:20BZW175)阶段性成果。
思潮与现象81
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


恼或难过”。f但图灵坚持认为机器写诗在技术上可行,技术虚拟的现实如何唤醒文学想象的现实,超文本、电
并列举出由机器创作且通过图灵测试的十四行诗样本。子游戏、交互式戏剧如何推进文学审美形式转型等问题
除此之外,机器写诗很少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虽然在仍被搁置。或者说,技术与文学如何融合及其跨学科研
1960年代,有研究者提出通过不同诗歌中的诗句重组,究仍无法得到有效的理论建构。虽然宋旭红在《虚拟现

或在特定诗歌结构中添加其它诗句来完成创作g,但AI实与元宇宙文学》一文中,试图从西方现代思想史、现代
写作仍是被学界冷落的对象。直至1990年代,学界开始心理学、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层面,解释VR与文学想
集中关注AI写作。例如,中国研究者在诗歌语料库建设象的兼容问题。她认为“VR的想象或多感知性也是以

和基础技术革新方面成果颇丰,出现了古诗词检索系虚拟形象来呈现世界的”l,而文学也是通过虚构形象
统、全宋词切分语料库、宋词自动注音系统、诗词格律检表述世界,因而VR与文学之间存在共通性。从表象上
查系统、唐宋诗自动切分算法及其词汇分析、诗词风格看,论文的推论逻辑是自洽的,但回避了“技术虚拟”与
自动评价系统、宋词计算和分析系统等。1990年代末“文学虚构”在处理“想象”上的本质区别,以及与此相关
期,学界沿着规则模版、进化算法和实例推理三个方向,的“拟人文学”“类人文学”与“人类文学”的根本差异。

对AI写作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研究h,但AI写作大规因此,论文在阐释VR的“语象·视象·感象”和共情问题
模应用却是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AI写作与若干文学基本问题的反思

文档大小:73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