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慢言、少言、嘴替”导写及范文.pdf 立即下载
2024-08-08
约4.7千字
约5页
0
36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慢言、少言、嘴替”导写及范文.pdf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慢言、少言、嘴替”导写及范文.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慢言、少言、嘴替”导
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礼记》有这样的表述:“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二)朱熹的《治家格言》中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三)近年来,网络流行一个热词“嘴替”,就是替别人把不能说、不敢说、
不会说的话说出来。“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杜甫是厌战者的“嘴替”;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白居易是贫贱者的“嘴替”。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本题的指令很简单。总共两句话,而且是两句套话。第一句话是“对此,你
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感悟,应建立在材料上,字面的意思就是感想与体悟。
简单地说,就是读了材料后,在理解了材料意思的基础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
感想?而你又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感想也好,体悟也罢,都是抽象的思维过程。
这一过程能体现出能力的高低来。这就是陷阱一所在。而思考则建立在感悟的基
础上,是对感悟的再加工。它也是一个思维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是对材料的深
度思考,也可以是构思成篇的逻辑安排。而至于这感悟和思考的结果是什么,就
要看你对材料的理解程度了。第二句话是“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这句话不必深究,仅是个提醒而已,你写的文章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来写,不
要凭空去写。
所以,关键的还是理解材料。
先看材料一。材料一由两句话组成。分别是两句名言,一来自《礼记》,二
来自朱熹。理解两句名言,就是解读材料一的关键。
“水深则流缓”,应该这样理解,流缓是因为水深。同理,“人贵则语迟”
就应该理解成语迟是因为人贵。这句名言的重心是“人贵则语迟”,而“水深则
流缓”是比兴的手法。“迟”是“慢”的意思,注意,这里所说的慢,不是指语
速,而是指说的话不是脱口而出,要经过深思熟虑的慢,也就是“慎言”。“贵”
是指地位、身份。一个人之所以慎言,是因为他的地位优越,他说的话要与他的
身份相符合。
朱熹的话则直白多了,他认为,为人处世要“慎言”,因为说多了话,一定
会犯错。
综合材料一的两句话,“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是说“慎言”的原因,
“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是说“慎言”的意义。无论是原因,还是意义,都在
告诉我们,为人处世要慎言。
再看材料二。材料二也是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提到了一个网络热词——
嘴替,并解释了它,在这个解释里,“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这三个并
列词组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能说者被规矩制度约束,不敢说者被胆量功利
制止,不会说者受知识能力所限,最终都选择了不说,但嘴替者却替他们说了出
来。这就是理解“嘴替”一词的关键所在,他不是为自己,是替别人说。
第二句话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这个复句其实是列举了两个“嘴替”的例
子。一是杜甫替厌战者说出了“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恐怖回忆,矛头直
指穷兵黩武的统治阶层;二是白居易替贫贱者说出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
贱愿天寒”的内心担忧,笔锋直指贫富不均的黑暗社会。杜、白二人说出了厌战
者与贫贱者不能说,不敢说,不会说的话,他们不是为自己写诗,而是替厌战者、
贫贱者发声。
综合材料二的两句话,不难发现,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第一句话是概念,
第二句话是例子,都在告诉你,“嘴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相信,只要你读懂
了,你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嘴替是替别人发出正当的合理的声音,是一种社
会责任与担当。
材料一告诉我们要慎言,材料二告诉我们要嘴替,要敢言。如此矛盾的两种
教导,它们是如何统一的呢?或者说,这两则材料是如何关联的呢?这也是上文
提到的第二个陷阱。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很容易,你只要想一想,矛盾的东西放到一起,肯定
是有原因的。哲学也告诉我们,矛盾是对立统一的。它既对立,又统一。从说话
的角度上来看,它们是对立的,但从社会的层面来看,综们又是统一的,慎言是
个人修养,敢言(嘴替)是社会担当。这两则材料的关联点就在于此。
三则材料借助“语句”和“词语”的不同“言语”形式,表象是探讨“言语”
中“慢言”“少言”“替言”的问题,实则是要引导考生思考“言语”背后个体
关于为人处世中个人利益和社会责任担当权衡的问题,希望考生拥有关注他人、
关注社会、关注时代的普世情怀,敢于站上“群众先锋”的位置,敢于承担“为
民代言”的风险,这是此则作文整体立意的出发点。
【优秀范文】
1慎言修自身,敢言怀天下
市井喧哗,嘁嘁喳喳,处世若多言,则言多必失;盛世将倾,万物沉寂,处
世若无言,则言少必垮。吾辈青年立潮头,自当明辨语言的力量,体悟语言的真
谛――慎言修自身,敢言怀天下。
慎言修自身,水深流缓,人贵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慢言、少言、嘴替”导写及范文

文档大小:36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