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9和平区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Cl35.5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2大题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铜、铝用于制作导线C.汽油用于衣物除油D.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冶炼金属2.“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因为它们属于()A.氧化物B.化合物C.金属材料D.混合物3.引起酸雨的物质是()A.一氧化碳B.甲烷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4.衣服上沾有碘很难洗净,碘在下列四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右表所示。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能最快洗净衣服上的碘污渍且对人体无害的是溶质碘溶剂水酒精汽油苯(有毒)溶解性微溶可溶易溶易溶A.水B.酒精C.汽油D.苯5.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6.现有X、Y、Z三种金属。已知:①X和稀硫酸不反应;②Z+H2SO4(稀)=ZSO4+H2↑③X+2YNO3=2Y+X(NO3)2,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Z>X>YB.Z>Y>XC.Y>Z>XD.X>Y>Z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或记录中正确的是A.在试管中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加入少量的硫酸铜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深入试管,木条不能复燃B.室温下,向饱和食盐水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搅拌,固体不溶解C.向蒸馏水中滴入2—3滴植物油,搅拌,植物油完全溶解D.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得木炭,红棕色会消失8.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D.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鉴别下列物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CO2和CO铜粉和铁粉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KCl(MnO2)除杂试剂澄清的石灰水硫酸铜溶液水H2O10.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5g植物油和75g水形成100g溶液B.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C.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D.餐具上的油污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将其洗去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2个符合题意,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多选不得分;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的只选一个且符合题意得1分,若选2个有一个不符合题意则不得分。请将其序号写在答题纸上。11.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1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可能含有氧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所以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12.下列实验的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将一根未打磨的铝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无紫红色固体析出铝不如铜活泼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木条复燃氧气能支持燃烧C将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CO具有还原性D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水中溶液温度升高该反应放热13.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水溶液甲,经历如下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A.溶液甲可能是饱和溶液B.溶液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溶液乙和溶液丙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D.溶液丙若再蒸发5g水,析出的晶体可能大于2g1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

阳炎****找我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