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作者简介 张怀民:1083年被贬黄州,初寓居 承天寺,张怀民虽屈居主簿之类的 小官,但心胸坦然,决不挂怀贬谪 之事,公务之余,以山水怡情悦性 ,处逆境而无悲戚之容,是位品格 清高超逸的人。写作背景: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 未完转下页 同年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读准字音自由诵读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对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自译全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 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自主思考3、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5、文章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一谈? 1、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2、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达观3、闲人究竟是指怎样的人? 明确: 首先,“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 其次,“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小结拓展与延伸1、背诵全文。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