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沂蒙山小调》。 2、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山东民歌演唱方法来演唱《沂蒙山小调》。 2、通过听乐、吟诗、赏画,启发学生对《蜀道难》《忆秦娥·娄山关》不同音乐风格(审美类型)的体验。 教学过程: 1、通过对前一课时教学内容的回顾,引入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简单介绍:继续体验音乐重的“锦绣山川”——山东的沂蒙山,四川的峨眉山,贵州的娄山关。 2、唱歌《沂蒙山小调》。 (1)结合观赏沂蒙山风光的图片,播放《沂蒙山小调》的录音(音响或CD、VCD)。 (2)跟录音哼唱。先学会安旋律、节奏要求准确地歌唱。接着,模仿录音重的风格来演唱。 (3)启发学生对“鱼咬尾”的旋法和第一、三句,第二、四句之间的旋律移位关系的分析。 3、听乐、吟诗、赏画《蜀道难》。 (1)边欣赏《古蜀栈道》图片,边朗诵李白诗《蜀道难》 (2)欣赏郭文景《交响乐·蜀道难》再现部;启发学生对作品表现意境的体验。 4、听乐、吟诗、赏画《忆秦娥·娄山关》。 (1)边观赏全山石《娄山关》油画,边朗诵毛泽东词《忆秦娥·娄山关》。 (2)欣赏田丰作曲的合唱《忆秦娥·娄山关》,启发学生对引子、A段、B段音乐内容的体验。 5、小结:综合比较《蜀道难》与《忆秦娥·娄山关》在音乐风格(音乐审美类型)和中心意境方面的差别。 课后反思:学生基本能把握《沂蒙山小调》的风格。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