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4章第1节练习.doc / 文档详情
第4章第1节练习.doc 立即下载
2024-08-13
约2.9千字
约5页
0
1.3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4章第1节练习.doc

第4章第1节练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第一节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
A.变质作用	B.岩浆活动
C.侵蚀作用	D.地壳运动
答案C
解析侵蚀作用属外力作用。
2.雅鲁藏布江中游江边高出江面120米的山头表面散布着许多淡水螺壳,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分析,它们生存于约3万年前,这说明该地区()
A.气候显著变暖	B.地壳抬升剧烈
C.河流下切强烈	D.岩层发生褶皱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雅鲁藏布江两边地壳抬升剧烈。
读“人民币版图案”图(部分),判断3~4题。

3.该版面景观是()
A.九寨沟风光	B.桂林山水
C.鼎湖山保护区	D.长白山天池
4.该地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
A.冰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侵蚀作用	D.海浪侵蚀作用
答案3.B4.B
解析该版面景观属桂林山水,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同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此”,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回答5~6题。
5.下面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
A.岩浆岩→岩浆	B.沉积岩→变质岩
C.岩浆→岩浆岩	D.变质岩→岩浆岩
6.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
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
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
D.出露地表的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
答案5.D6.D
解析变质岩和岩浆岩之间不能相互转化,沉积岩是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下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②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③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④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解析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从蒙古高原吹来的;风力侵蚀把地表松散物质吹走,留下的是裸岩荒漠,因此a为风力侵蚀作用,b为风力搬运作用。
8.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①沙尘暴②水土流失③泥石流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c过程是流水搬运作用,可造成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其他两项是风力作用形成的。
9.“水滴石穿”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答案D
解析在流水的长期侵蚀下,岩石也会被水侵蚀透。
(2014·杭州高一检测)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序号,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⑥	B.②③
C.①②	D.④⑤
11.本图对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表述尚不够完整,以下有关完善本示意图的方案中,你认为最为合理的是()
A.补充从“沉积岩”“变质岩”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①
B.补充从“岩浆”到“沉积物”的箭头,标注②
C.补充从“沉积物”“岩浆”到“变质岩”的箭头,标注⑥
D.补充从“变质岩”“沉积岩”到“岩浆岩”的箭头,标注⑤
答案10.C11.A
解析形成沉积物和沉积岩的作用都属于外力作用;三大类岩石都可以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最终可形成沉积岩。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有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12~13题。
12.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3.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答案12.C13.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岩石的分类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煤是在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因此只有沉积岩才会贮煤。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不能形成其他类岩石;另一方面岩浆岩只能是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其他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岩。
(2014·南通高一检测)下图为某校地理活动小组绘制的某地岩层剖面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X代表的岩石可能是()
A.大理岩	B.砂岩
C.花岗岩	D.板岩
15.下列成岩过程中,与图示岩石的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侵入	D.固结成岩
C.变质作用	D.岩浆喷出
答案14.A15.D
解析第14题,X岩石位于石灰岩和岩浆之间,受到高温作用,可能由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第15题,岩浆喷出地表不会对地下的岩石产生变质作用。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是因__________作用强烈而形成。
(2)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__________风,是由风力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3)根据图示,该地区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4章第1节练习

文档大小:1.3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