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共NUMPAGES6页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知识内容。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是乘法中的特殊情形,学生在计算时往往容易算成5×0=5、或者把积的书写位置对错、或者丢了末尾0。所以本小节教材将这部分内容专门作为一段,安排在学生基本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之后,以便学生集中学习在乘的过程中处理0的具体方法。 二、学生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这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处理好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难度不算大,但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其方法,并在计算时胆大心细。 三、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次,①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②让学生讨论交流,理解和掌握算法。③加强不同层次的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设计 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授课年级小学三年级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3、84页内容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得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与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准确、迅速地进行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1.(课件出示)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去摘仙桃回来准备祝寿,仙女们到蟠桃园,只看见孙悟空在吃蟠桃,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仙女们回来向王母娘娘汇报:“仙桃给孙悟空吃光了,一个也没摘到。” 运用一个有趣的童话情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从图中提出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探索新知自主探索:初步认识一个数与0相乘得0的含义。小组讨论: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一题吗? ①用加法计算: 板书:0+0+0+0+0+0+0=0 ②用乘法计算? 板书:0×7=07×0=0 想一想 0×3=□9×0=□0×0=□ 观察上面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练习 0×2=5×0=0×6=0×8= 2×0=5+0=6×0=0+8= 想一想:0和一个数相乘与0和一个数相加结果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我老寿星每天都要围着这个湖步行3圈,每圈508米,你能帮我算出每天要步行多少米? 5.要算老寿星每天步行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怎样列算式? 板书:508×3= 请你先估算一下,大约等于多少? 用竖式计算508×3小组讨论:积的十位上写几?为什么? 板书:508×3=1524(米)508×3=1524(米) 508 8×3 500×3=15001524 8×3=24 1500+24=1524 小结:不管因数中间是否有0,都要用这个一位数去多位数里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即使十位上是0也要乘。 6.练习:207×8=603×4=305×9= 观察这几个算式有什么不同?跟前面学习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获得对“0和一个数相乘得0”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估算、口算以及学过的笔算方法上算法上进行探索,中间有0的三位数都是接近整百的数,这为学生运用估算提供了很好的机会。通过估算,能使学生对笔算结果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笔算中错误的发生,通过教学,努力使学生感受到:把估算和笔算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逐步培养学生在笔算时自觉进行估算的意识。 巩固深化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几颗智慧星,想送给你们,你们得到后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你们想要吗?不过呢,要得到智慧星先回答问题,每颗智慧星里面都有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回答对了,老师把智慧星奖给你们。 智慧星(一) 口算 0×7=0×0=9×0=0×7= 2×0=0+8=3×0=0+6= 智慧星(二) 笔算 604×5708×3309×4 智慧星(三) 解决问题 针对知识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由易到难的训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评价体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概括、总结,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