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北京智新超越 www.zxcy999.com 孩子老磨蹭?原因其实在家长身上! 相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孩子作业不多,但就是不写,要先玩很久,最后写完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早上起床,一定要叫五六遍才可以;晚上一直不睡觉,坐在电视面前或者握住手机就不动了…… 一心想要孩子从小养成今日是今日毕的好习惯,为什么孩子就是不听?今天,北京智新超越教育分享一位的妈妈的经验,一起看看她是如何让孩子从拖延症的。 我小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被我的妈妈各种催促: 醒了没?没。——快! 作业写完没?没。——快! 饭吃完没?没。——快! 刚开始我妈一发脾气我就蹭一下该干嘛干嘛去了,再后来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催促,并且意识里开始和妈妈对抗,嘴上答应着,身体却很诚实——我就不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聪明如我妈,突然她就停止了催催催模式。 我妈后来说: “ 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我从你上幼儿园开始每天重复叨叨,我想你那时候都四年级了,又不傻,自己怎么会不知道轻重缓急。 我这样一天天催下去,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 自从我妈放弃“催促”模式之后,我们家就变了一个模样,写不写作业都母慈子孝! 我写作业的时候是这样式的: 我妈从之前的不停叨叨,变成在一旁爱干嘛干嘛,再也不一直喊“哎哎错了”“哎哎快点写”,而是很帅的送我一句话“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要是到了睡觉的时间,没写完也不准写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 我心里的小算盘是:“没做完作业,怎么好跟老师说呀,看来得快点写了,不然会被老师批评。很没面子的。” 我看电视不睡觉的时候是这样式的: “涂涂,你准备再看几分钟?” “我再看5分钟行吗?” “行,我家姑娘家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 就酱,时间到了,我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我的想法是,妈妈竟然没吵我!还夸我诚实守信,这我怎么好意思说不呢)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我的自制力也有所提高,时间观念也慢慢增强,开始变的自觉主动。到现在,我都有个习惯“今日事,今日毕”,完全没有什么拖延症后遗症。 所以孩子磨蹭怎么办?多点耐心正确的引导,这会比催促、责骂更有效。(虽然有时候家长真的有些忍不了) ●很多孩子的磨蹭,其实是我们催出来的 孩子做事一慢,我们就忍不住去催催催。 可实际上,我们的催促往往起了相反的效果! 孩子真的不知道到时间就应该准备洗漱睡觉了吗? 以我们自己小时候的经验来看,其实这些规则孩子是明白的。而他之所以会赖着不动,是因为对妈妈长时间的唠叨、催促形成了免疫和依赖。 当妈妈催第一遍的时候,他一点都不在乎,因为她知道妈妈只是打个预防针,反正还会再催的,于是继续安心看电视; 当妈妈催第二遍的时候,他心里有点准备了,预感到妈妈可能会发火,所以抓紧最后的时间多看一会儿; 当妈妈催第三遍的时候,他知道妈妈真的发火了,再不去睡觉真的会挨揍,所以才起身去洗漱、准备睡觉。 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 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 其实家长,可以试着慢慢戒掉唠唠叨叨、连哄带骗的催促,对孩子下达的指令时,内容要简单明了,态度要和善,语气要坚定:“宝贝,现在已经10点了,妈妈允许你看最后5分钟,5分钟后必须开始洗漱,明白没?” ●生活中谁也不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有的家长习惯喊“1、2、3”,这个方法偶尔管用,经常用就不灵。生活中谁也不可能随时处于起跑状态。 但凡有需要倒计时的时候,就有必要反省一下:孩子为什么没有行动,是否事情做到一半无法停下,是否没有看到全局,我可以怎样改进。比如,事先谈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孩子自己管理。 ●父母帮得越多,孩子越磨蹭 有的家长嫌孩子吃饭慢,就给孩子喂饭,不让孩子自己吃了;嫌孩子书桌乱糟糟的,就去帮孩子收拾;嫌孩子穿衣服慢,怕上学迟到,就帮孩子穿衣服…… 虽然父母都是出于好心,但是每替孩子做一件事,就剥夺了孩子一次锻炼、成长的机会,到头来人家孩子都能自己吃饭、穿衣服了,咱家的还得喂、还给帮忙穿衣服。 而且父母为孩子代劳太多 还会让孩子滋生严重的依赖心理 有些事不愿意做就不做 想磨蹭就磨蹭 反正有爸爸妈妈跟在后面“擦屁股” 其实,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能够用来锻炼的事情,一共就那么多,你替孩子做了80%,孩子就只剩下20%的成长空间;你要是只替孩子做20%,那孩子就获得了80%的成长空间。 所以,真正的爱孩子不是无休无止的呵护,而是让孩子适当面对风雨,尽快成长起来。 ●正确的引导,比催促、责骂更有效 1、有些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没有时间观念。 这也是很常见的一种情况,因为孩子真的不知道大人口中的“5分钟”“半小时”“一小时”到底是多长一段时间。 于是,你火急火燎地冲孩子嚷:“快点,还有5分钟就迟到了!”而孩子还以为5分钟是段挺长的一段时间,继续慢慢悠悠地该干嘛干嘛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