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太原市育英中学唐庆萍二、热现象中课程标准要求物态变化部分中考重点、热点分析温度及 温度计1.据天气预报报道,中考前后几天的气温相差不大,南南同学记录了6月16日一天中 不同时间的温度如下表: (2)请根据你画出的图象预测6月17日 下午13:30的大致温度_______。 (3)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 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C、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70℃温度及 温度计2.(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你认为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 原因是或. (2)小明要自制一支能在一 标准大气压下测水沸腾的温 度计,现有表中所列的两种物 质,他应选用表中的做 测温物质,原因是.物态 变化3.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4.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请找到对应的物态变化,用线连起来: 初春嫩草上的露珠升华吸热 盛夏常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熔化吸热 深秋北方常出现的霜汽化吸热 冬天封冻的黄河水凝华放热 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凝固放热 洒在教室地面的水变干液化放热5.小明在家烧饭时不慎将手指烫伤,妈妈让他把烫伤的手指放在自来水龙头下用水冲,小明让妈妈赶快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冰块敷在被烫伤的部位,请你说明,采取这两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哪种方法更好?探究实验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把-5℃的冰块拿到10℃的房间里, 它将立即熔化 B如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当烧杯 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酒精也能沸腾 C如图是一定质量某种晶体体积随温 度变化的图象,分析该图象可知, 这种晶体的熔点是0℃ D海波的熔点是48℃,48℃的海波 一定处于正在熔化的过程 7.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状态。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__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不同。 课时训练巩固2.我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飞机刹车片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主要特性是:硬度几乎不随温度而变化,当温度升高到2000℃时硬度才会适度变小,但不会熔化,温度到3000℃时开始升华.关于这种碳材料的分析,正确的是() A.熔点是2000℃ B.凝固点是3000℃ C.沸点是3000℃ D.发生升华时吸收热量3.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4.三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水的沸腾”,记录数据如下表: (1)在三个探究实验中,除秒表、温度计和铁架台外,都用到了的实验器材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记录表,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甲是蜡,乙是海波,丙是水 B.甲是水,乙是蜡,丙是海波 C.甲是海波,乙是蜡,丙是水 D.甲是水,乙是海波,丙是蜡 (3)在上表所示2min~5min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甲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丙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减少 D.丙吸收和放出热量相等,内能不变 5.课外科技小组的同学们在 研究晶体的熔化时,通过实验 记录,把质量相等的甲、乙两 种物质加热,温度随加热时间 (环境情况和加热源是相同的)变化的情况绘制成图象,如图所示。请你写出两条有价值的发现。(4)分析与交流;除了在路面上撒盐外,你还有什么常用的办法,可以避免减少交通事故,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 方法:; 道理:;太原市育英中学唐庆萍二、热和能中课程标准要求热和能部分中考重点及题型分子动 理论固、液、气的微观模型二、热和能典型例题解析内能及 利用难点热点机械类型难点热点2.实验探究和推理都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用放大镜观察素描炭笔的笔迹,观察到微小的颗粒;麦粒碾成面粉,面粉揉成面团……大量类似事实,为我们想象物质的结构模型提供了依 据,终于认识到:是由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