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doc 立即下载
2024-08-16
约5.2千字
约9页
0
5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析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doc

浅析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析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
作者姓名:吴斌
供职单位:武夷山市政府教育督导室
摘要: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2010年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地位和目标。2012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教育部坚持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分别与31个省(区、市)签署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备忘录,制定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本文所讨论的均衡差异系数,即是这个评估办法中的一个评估点。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差异系数
一、义务教育均衡状况差异系数产生的背景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我国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教育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升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对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解决义务教育深层次矛盾、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意见”明确要求必须“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教育部在落实国务院“意见”的要求时,不是采用惯常的“定性评价加定量评分”的评估办法,而是采用了,从教育统计报表上直接提取数据。运用统计学中的“差异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县域内所有中、小学的差异,用来精确评价县域内校际间的均衡状况。在教育部印发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中是这么描述的:“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经教育部这么一精确量化“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必然将对各地校际间办学条件的均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拟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简称“均衡系数”)作一浅显的展开讨论,不当之处在所难免,肯望各位读者斧正。
二、差异系数的计算方法
差异系数的数学定义是:“差异系数也称离散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平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主要用于比较不同水平的变量数列的离散程度及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687354.htm"\t"_blank"平均数的代表性”。这里又涉及到标准差、平均值、离散程度这三个概念,平均值不需多说,离散程度指的是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如小学二年级的一个班学生的年龄差异程度,大约就是一两岁,而一个教师课程培训班学员的年龄差异程度可以达到三十岁左右,那么我们说这两个班学生的年龄离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培训班学生的年龄离散程度大,而小学二年级班学生的年龄离散程度小。那么如何用数据来准确定量对比这两个班的这种离散程度的不同呢?其实方法是有许多的,统计学上最常用的,就是用我们所讨论的差异系数。而如上所述它是标准差与平均值之比,算出标准差,除以平均值就可以得到了。那么标准差又是什么呢?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是总体各数据与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具体公式为:S=,其中N为数据的总个数,为各数据值,x为数据的平均值,s为标准差。如前例设二年级班总人数为4人(为方便计算而假设),年龄分别为6岁、7岁、7岁、8岁,而教师培训班也为4人,年龄分别为24岁、37岁、45、54岁。则这两组数据的标准差为:
学生班:
平均岁数X1=EQ\F(1,4)(6+7+7+8)=7
标准差S1=≈0.71
教师班:
平均岁数:X2=EQ\F(1,4)(24+37+45+54)=40
标准差S2=≈11.02
那么这两个班年龄的差异系数(CV)为:
学生班年龄差异系数CV1==≈0.10
教师班年龄差异系数CV2==≈0.28
可见教师班的年龄差异系数大于学生班的年龄差异系数近三倍。简单说差异系数大则数据差异大,反之亦然。
三、教育部对义务教育均衡状况差异系数的规定
弄明白了差异系数的数学原理,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教育部用差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浅析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差异系数

文档大小:5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