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docx / 文档详情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docx 立即下载
2024-08-16
约3.5千字
约3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docx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
这是一道考题:在一个公司里,一瓶装满油的油瓶倒了,在漏油,你怎么办?
请各位仔细想想,再看下文。
这道题的答案非常多,无所谓对错,每种答案都有自圆其说的理由。
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站在什么角度思考。
给出不同答案的人,可以出任不同要求的工作,或者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工作。

经典答案1:油瓶倒了我来扶。
原因很简单:漏油就是损失,即使不是自己的责任,也要先解决损失问题。
这样的人应该表扬,这样的人绝对是企业的优秀员工。
疑问:然而,且慢,世界上没有简单答案。
如果油瓶下次倒了怎么办?
如果油瓶再次倒了,没有人发现怎么办?
如果油瓶再次倒后没有遇到这么主动、有责任心的人怎么办?
这是油瓶第几次倒下了?为什么油瓶总是不断倒下?
思考1:当有人堵住企业漏洞的时候,并不意味着漏洞消失了。当制度性的漏洞仍然存在时,企业的损失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问题解决了,并不意味着问题发生的原因也解决了。
思考2:二线企业的“高手”,其特点就是能够把一个漏洞百出的企业堵得基本不漏。
案例:李鸿章曾说清朝是“纸糊的”,他虽然还能勉为其难的维持大局,但总归挡不住清王朝走向灭亡。也就是说,如果不做根本改变,李鸿章是扶不起大清王朝这个已经倒下的油瓶的。

经典答案2:油瓶倒了找人扶。
原因很简单:谁的责任谁承担。解决问题,关键是谁承担责任。
不满足于解决问题,而是追踪解决问题的人。这种人已经初步具备了管理思维。
雷锋做好事,在中国已经成为正常。据说,中国人在美国学雷锋经常受到美国人误解:这是我该做的事,为什么要让你帮我做?难道你不信任我?难道你看低我?

经典答案3:油瓶倒了无人扶。
油瓶倒了无人扶,当然不是什么好事,但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件好事。
为什么油瓶倒了无人扶?
是因为做好事没好报吧?
难道无人扶已经成为习惯?
难道每个人都在指望别人扶?
一个问题丛中的企业,常见现象就是每个人都在抱怨,殊不知每个人都是问题的一部分。
如果真的到了油瓶倒了无人扶的境况,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境况?对第一个扶油瓶的人应该怎么办?

经典答案4:油瓶倒了谁会扶。
谁会干,谁就干得最多。不会干的人,没人给他安排工作。
或者,因为某个人最擅长解决扶油瓶的问题,于是,该人成为标杆。可惜,多数人做不到,所以,满地油瓶无人扶。

经典答案5:油瓶倒了先不扶。
一个问题的终极解决,可能与该问题产生的损失成正比。
小问题,重复发生,可能是个大问题。
大问题,一次性终极解决,可能变成小问题。
油瓶倒了先不扶,固然有损失,但只要发现了根本原因,找到了终极解决,从根本上预防问题重复发生,那么损失可能是值得的。

前面已经说过,答案无所谓对错,但答案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从上述答案中,大致有三种思维方向:
思维方向之一:道德思维。那些积极、主动、负责地承担自己甚至他人责任的人是道德标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当发现现实与理想有差距时,就抱怨人心不古,就希望加强道德说教,就希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说起“想当年”的话题。
思维方向之二:能力思维。油瓶倒了不会扶,会引起很多人的感慨,要是多几个能人就好了!最后的感慨多半是加强培训工作,埋怨人力资源部没有招聘到优秀员工。
思维方向之三:管理思维。管理思维通常分为三阶段:首先,解决问题;其次,分析问题为什么会发生,是否会重复发生?是例外问题还是例常问题?如果是例常问题,怎样从制度上、流程上预防问题的发生,一旦问题重复发生,那么解决问题的标准程序是什么?
据我观察,小企业的思维通常是道德思维,中型企业的思维通常是能力思维,大企业的思维通常是管理思维。


反面案例:
以前高中时就很喜欢的一篇文章,好像是在新概念上面看到的……语言很幽默,讽刺很到位。原文作者忘了是谁了……以下是原文:
谁这么放油瓶?一半在架子上,一半在空中,只要苍蝇碰上它,只要电风扇转起来,只要老鼠撞到架子上,它就会倒下来。不过,我不会去扶。
我知道油瓶并不困难,只需要多走三五步路,然后举手将那油瓶向里挪一挪就行。可是,我却不敢去扶。
想想吧,假如当我的手刚刚触到油瓶的瞬间,它正好倒了,正好落在炉子上,火势迅猛蔓延开来,把一间间房屋烧毁了,把一件件电器吞噬了,把一个个来不及逃出去的老弱病残烧伤了、烧死了,那我能逃脱干系吗?地上有我的脚印,架子上有我的指纹(假如恰巧还有一块地面砖、一截木头没有被烧掉),再加上有人证实,在大火燃烧前的两分钟,只有我一个人从屋里走出。在这种情况下,我怎样面对公安人员的审问?我说,那个油瓶本来要倒,我是来扶油瓶的。他们会相信吗?他们若问,谁能证明那个油瓶本来要倒?我说不出证人,我更拿不出证据。他们若是查一查先前那个放油瓶的人,那个人十有八九会说,他的油瓶放的如何牢靠,刮12级大风,发生8级地震,那油瓶也不会倒。我怎么办?我就是有100张嘴也说不清楚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油瓶倒了要扶案例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