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矿床学第六次实习 江西铜厂斑岩铜矿床 姓名: 班级: 学号: 目录 TOC\o"1-3"\h\uHYPERLINK\l_Toc26229一.区域地质背景 PAGEREF_Toc262293 HYPERLINK\l_Toc30248二.矿区地质 PAGEREF_Toc302484 HYPERLINK\l_Toc16427§2.1地层 PAGEREF_Toc164274 HYPERLINK\l_Toc8256§2.2构造 PAGEREF_Toc82564 HYPERLINK\l_Toc2393§2.3岩浆岩 PAGEREF_Toc23934 HYPERLINK\l_Toc9972三.矿床地质特征 PAGEREF_Toc99725 HYPERLINK\l_Toc9374§3.1矿体特征 PAGEREF_Toc93745 HYPERLINK\l_Toc17563§3.2矿石特征 PAGEREF_Toc175635 HYPERLINK\l_Toc1126§3.3成矿期和成矿阶段 PAGEREF_Toc11267 HYPERLINK\l_Toc26039四.成矿条件和成因分析 PAGEREF_Toc260398 一.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地层主要是前震旦纪九岭群浅变质岩系,分布在德兴矿区及其北西部的江南古陆之内,构成沿北东、北东东向展布的复式背斜。矿区南东部属钱塘坳陷区,分布着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早元古代古陆中部由于地壳下降形成地槽,并沉积了巨厚的类复理石建造岩层。本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特别强烈。德兴铜矿花岗闪长斑岩小侵人体,正是在燕山中晚期的岩浆活动中,沿复式背斜轴部与北西向张裂构造带交汇部位,侵人到元古代地层的上部,定位于江南古陆南东边缘与钱塘坳陷过渡地带(如下图)。 二.矿区地质 §2.1地层 江西德兴铜厂矿区出露地层属震旦亚界,系由双桥山群上部第三、四岩性段泥质、粉砂质及火山凝灰质沉积经区域变质而成的浅变质岩系,由千枚岩和变质沉凝灰岩的互层所组成。 §2.2构造 矿区内断裂发育。NNE向断裂(向西倾)与E——W向挤压带(向北倾)的交会部位形成破碎带,构成岩株入侵的通道。岩株的接触带控制了矿体的展布。多组裂隙与节理控制了不同规模的矿脉,其中以走向3300-3450,SW倾的一组最为重要,它们控制了矿区内的大多数矿脉。 §2.3岩浆岩 矿区内岩浆活动频繁,与德兴铜厂斑岩铜矿床有成因联系者属燕山运动早期(经长春地院K-Ar法测定,绝对年龄为170百万年,属中侏罗世),形成了中酸性深源浅成小型侵入体,其主体为花岗闪长斑岩,其余均为成矿作用中、后期的脉岩。 花岗闪长斑岩体呈似筒状的岩株,向北西方向的深部下插(倾角450至500),在地表略呈三角形,NW向长1300米,NE向宽300-800米,面积0.7平方公里。岩体与围岩呈侵入接触,无明显的同化与混染。 矿床地质特征 §3.1矿体特征 矿体围绕斑岩岩株成空心筒状,多数位于接触带的外侧,而岩株的中心部位矿化微弱。 矿床分带现象显著,以接触带为中心的对称分带为主,以岩体为中心的环状侧向分带为辅。金属矿物自接触带向内、向外依如下次序呈带状分布:辉铂矿一黄铜矿一镜铁矿一闪锌矿和方铅矿。矿化的产状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在内带,矿化以浸染状为主,在外带,不同规模钓矿脉发育f而在接触带则网脉与浸染占主导地位。 矿床中巳知矿物达80余种。原生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与黄铜矿,次要的有辉铂矿、砷黝铜矿一黝铜矿和镜铁矿,少最的有方铅矿、闪锌矿、斑铜矿和磁铁矿,还有微量其它矿物。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水白云母、伊利石和绿泥石,次要的有方解石、自云石、白云母、硬石禽和正长石,还有微量其它矿物。 §3.2矿石特征 实习中观察到的矿石如下: 脉石矿物 TC-1弱蚀变千枚岩:墨黑色,主要成分为泥质,含量大于90%,表面有许多绢云母,丝绢光泽。变余泥质结构,千枚状构造。见图片TC-1 TC-2中蚀变千枚岩:绿色,主要成分为泥质,含量大于90%;含较多的黄铜矿(8%),铜黄色,自形,颗粒较大,粒径为2mm左右。花岗鳞片变晶结构,千枚状构造。见图片TC-2 TC-3强蚀变千枚岩:灰白色,主要成分为白云母、绿泥石、绿帘石,少量的石英,含较极少量的黄铜矿。白云母含量约为50%,绿泥石和绿帘石含量为40%,均为他形。石英无色,粒度小,他形,油脂光泽。黄铜矿为自形,粒度小于1mm。微鳞片结构,千枚状构造。见图片TC-3 TC-4强蚀变花岗闪长斑岩:灰白—浅绿色,主要成分为硅化石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