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和采访.doc / 文档详情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和采访.doc 立即下载
2024-08-16
约5.7千字
约6页
0
2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和采访.doc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和采访.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AboutSayadawUTejaniya
SayadawUTejaniyabeganhisBuddhisttrainingasayoungteenagerinBurmaunderthelateShweOoMinSayadaw(1913–2002).Afteracareerinbusinessandlifeasahouseholder,hehasbecomeapermanentmonksince1996.HeteachesmeditationatShweOoMinDhammaSukhaForestMeditationCenterinYangon,Myanmar.

Sayadaw’srelaxeddemeanorandeasysenseofhumorcanbelieacommitmenttoawarenessheencourageshisstudentstoapplyineveryaspectoftheirlives.Hisearlierlifeasahouseholdergiveshimarareinsightintothechallengesfacedbyhislaystudents.Hisbook,“Don’tLookDownontheDefilement,TheyWillLaughatYou”,aptlycharacterizeshisteachingstyle—accessibleandtruetothetraditionalteachingsoftheBuddha.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

西亚多乌德加尼亚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已故雪吴敏禅师门下开始了佛教修行。在1996年出家之前,他是一名商人。现在,西亚多乌德加尼亚在缅甸仰光雪吴敏禅修中心教导禅修。

西亚多鼓励他的每个学生把正念的修习运用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出家前作为居士的生活经验使西亚多能够深入了解他的学生在世俗中遇到的挑战,并能给与他们智慧的引导。他的书《别轻视烦恼你将会被取笑》恰如其分地传递了他的教授风格—真实地反映了佛陀的教诲。

《采访西亚多乌德加尼亚》
采访者:JamesShaheen英译中者:维安
1.您能否谈谈您的书《不要轻视烦恼你将被取笑》?

我从来没有打算写一本书。我的一个学生在小参时记了很多笔记并希望能够提供给他人。这些笔记后来由我和其他的一些行者所编辑和补充。我们选择了这个标题是希望指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低估了烦恼的力量。当我指导禅修时,我强调观察心的运作。当你这么做时,你会看到大量的烦恼。它们粗显地表现为贪、嗔、痴。它们还有很多的近亲,通常显现为五盖:欲念、厌恶、掉举、昏沉和疑。我建议行者们去了解和检验这些烦恼,因为只有通过了解烦恼,我们才能学会处理烦恼,并最终摆脱烦恼。如果我们忽略了烦恼,最终烦恼会取笑我们,并把我们打败。

2.如果烦恼引起了我们如此多的悲伤,为什么人们会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人们常常执着于他们擅长的事情,执着他们目前以来已经取得的成就,他们只想看到自己好的一方面。因此,他们往往不承认自己的弱点。因为他们没有看到自己的消极面,所以经常会感到骄傲自负。但是如果你不能同时看到好的和坏的,就不能说这是完整的图片。如果你不观察到烦恼,智慧就不会增长。

3.没有烦恼就是智慧吗?

是的,当有了正见之后,不会有任何烦恼。它们是对立的;无痴就是智慧。智慧倾向于善,但不执着它。智慧会回避不善,但不会有嗔在里面。智慧会了解善与不善之间的区别,并了解到不善的不可取之处。

4.您似乎要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正念,而不是坐着禅修。您能谈一下吗?

这基本上就是佛陀所希望的那样,让人们一直持续的修习。我只是把佛陀的话做了一个广告而已。坐禅可以只是整个修习的一部份。我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修习正念是因为人们常常忽略这一点,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有效的修习,尤其是当人们没有太多时间来坐禅。

5.那坐禅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常说禅修的重点是心的运作,而不在于是什么姿势。这就是我理解的禅修。

6.您如何定义禅修?

禅修是培养心的良好品质。也就是把条件聚集起来以便好的品质升起。如果你在坐禅的时候,心却在造作贪,我并不会把这称作禅修。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禅修时比姿势更重要的是心的运作。但是人们常常把“坐禅”就等同于“禅修”。这两个词几乎成为了同义词,这是错误的。禅修有两个分类,一个是Samatha(止禅),你需要坐着止静;还有一个是Vipassana(观禅)。对于观禅来说,坐禅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修习观禅的目的是培育智慧。

7.那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

我们培养智慧是为了理解,也就是清楚地看到,来了解。你并不需要来去除烦恼,那是智慧的工作。

8.您曾经有过一个十分丰富的在家生活。为什么您会出家?是什么触动了您?

我选择出家是因为我可以作为一名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德加尼亚禅师简介和采访

文档大小:2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