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氧化习题参考答案主要公式x02+Ax0=B(t+)习题参考答案按照表中数据,在920℃下,A=0.5um,B=0.203um2/h,将值代入式(2.31)得2.在某个双极工艺中,为了隔离晶体管,需要生长1μm厚度的场氧化层。由于考虑到杂质扩散和堆垛层错的形成,氧化必须在1050℃下进行。如果工艺是在一个大气压下的湿氧气氛中进行,计算所需的氧化时间。假定抛物型氧化速率系数与氧化气压成正比,分别计算在5个和20个大气压下,氧化所需的时间。表中列出了(111)硅在总压强为1大气压下氧化动力学的速率常数的参量,对于(100)硅,相应值中所有C2值除以1.68一个大气压,T=(1050+273)K,k=1.38*10-23,kT=0.114eV 3.局部氧化是一种广泛用来提供IC芯片中器件之间横向隔离的工艺。在某些情况下,希望得到隔离具有比标准LOCOS提供的更为平坦的表面,所以在氧化工序前使用了硅刻蚀工艺,如图所示。对左边所示的结构,在氧化前刻去0.5um厚的硅,在1000℃H2O气氛中硅片必须氧化多长时间以便提供右图所示的等平面氧化硅?在热氧化期间生长1um的SiO2消耗0.44um的硅。因此,填满刻蚀槽中的生长氧化硅将消耗一额外厚度的硅,我们需要生长SiO2的总厚度由下式给出:4.将一硅片氧化(x0=200nm),然后使用标准的光刻和刻蚀工艺技术去掉中心部位的SiO2,接着使用N+掺杂工序形成如下图所示的结构。下一步将此结构放在氧化炉中在900℃下H2O中氧化。氧化硅在N+区上生长要比在轻掺杂的衬底中快得多。假设B/A在N+区增加到4X。在N+区上生长着的氧化硅厚度会不会赶上其他氧化硅厚度呢?如果会,何时赶上,赶上时的厚度是多少?请使用D-G氧化动力学模型。T=(900+273)K,k=1.38*10-23,kT=0.1012eV145.在硅片中刻蚀出1um宽的槽,槽的侧面都是(110)平面。进行斜角注入,对侧墙掺杂N+,所以线性速率增加到4倍。然后将结构在1100℃下的水汽中氧化。在氧化过程中什么时候槽被SiO2填满?假设氧化系数比近似为[(111:110:100)=(1.68:1.2:1.0)].T=(1100+273)K,k=1.38*10-23,kT=0.1184eV6.简述常规热氧化法制备二氧化硅介质薄膜的动力学过程。 答:硅片在含有氧化剂的高温热氧化过程中,氧化剂穿透初始氧化层向二氧化硅-硅的界面运动并与硅发生反应,其介质薄膜生长的动力学过程如下: 1)氧化剂扩散穿过附面层达到SiO2表面,流密度为F1。 2)氧化剂扩散穿过SiO2层达到SiO2-Si界面,流密度为F2。 3)氧化剂在Si表面与Si反应生成SiO2,流密度为F3。 4)反应的副产物离开界面。7.二氧化硅介质薄膜对三价和五价化学元素绝对具有“阻挡”作用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客观上,给人们的印象是氧化硅介质膜可阻挡三、五价化学元素等杂质。准确地讲,并不是这些杂质进不来,而是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和一定时间条件内,进来的杂质迁移速度由于处在网络形成的状态下,十分缓慢或几乎停顿下来。 因杂质在SiO2中的扩散速度远小于在硅中的扩散速度,那么,在一定厚度的SiO2膜的保护下就能对杂质起到掩蔽作用,该掩蔽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也是硅晶体管和硅集成电路得以实现选择扩散的重要因素之一。8.硅平面工艺中常规高温热氧化工序通常是怎样设置的?科学的氧化工序都考虑了哪些因素? 答:不同热氧化方法的SiO2生长速度、质量不同。 干氧氧化制备SiO2膜的速度极慢,但膜的结构致密;水汽氧化制备SiO2膜的速度很快,但膜的结构疏松,不可取;湿氧氧化制备SiO2膜的速度介于前两者之间,膜质量也介于两者之间。在实际生产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干氧氧化、水汽氧化或者湿氧氧化。 常规高温热氧化的工序是干氧(5分钟)-湿氧(视厚度而定)-干氧(5分钟)的氧化方式,以保证SiO2表面和Si-SiO2界面的质量,同时解决了生长效率的问题。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