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doc / 文档详情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doc 立即下载
2024-08-17
约1.5万字
约15页
0
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doc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严国建

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
电解质溶液是高中化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将重点、难点、热点融于一起。从近十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涉及电解质溶液的知识考点多,重视率高,约占高考总分值的十分之一。常见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命题形式稳中有变,不仅涉及定性推理,还有定量计算,试题逐渐从知识型试题向能力型试题衍变,思维层次不断提高,综合性不断增强,能充分体现现代的命题思想。pH的计算、水的电离、盐类的水解及其应用、电化学知识等等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比如:
(2000上海)取pH值均等于2的盐酸和醒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D、盐酸和醋分别与锌反应的速度一样大
(2003年江苏)将0.2mol·L-1HCN溶液和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c(HCN)<c(CN-)Bc(Na+)>c(CN-)
Cc(HCN)-c(CN-)=c(OH-)Dc(HCN)+c(CN-)=0.1mol·L-1
(2004江苏)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目前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
1、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不透彻,运用时不能去伪存真,辨别是非。
例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性能一定越强
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管其水溶液浓度的大小,能完全电离
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
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能力强
本题要求学生具有综合分辨、判断能力。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的浓度有关,如果是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即使很大,其电离的程度小,离子浓度较小,导电性能不强;强酸如硫酸,在对应的浓度较大时的浓硫酸,以硫酸分子形式存在,电离的分子很少,没有完全电离;有些多元酸、多元碱是弱电解质,电离的分子很少,其导电性远远小于强的一元酸、一元碱;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HF,其水溶液是弱酸,是弱电解质。

不能全面考虑,出现漏洞。
例如:在常温下10mL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c(A-)=c(K+)B.c(H+)=c(OH-)<c(K+)<c(A-)
C.V后≥20mLD.V后≤20mL
本题考查的是强酸、弱酸与强碱、弱减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的pH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酸碱强弱的比较,判断中和产物——盐的水解情况。解题不仅要注意分步讨论还要注意守恒原理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分析所给的选项。

忽视概念和原理运用的条件,答非所问,出现偏题
例如: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⑴若以A点表示25°C时水的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100°C时,水的离子积从增加到。
⑵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C的恒温,致使混合液的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⑶已知AnBm的离子积=c(Am+)n×c(Bn-)m,若某温度下,
Ca(OH)2的溶解度为0.74g,其饱和溶液密度设为1g/cm3,其离子积约为。
本题考查的是水的离子积的正确使用,温度不同,水的离子积不同,在100°C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而不是10—14,在运用时要注意pH=7的溶液呈现碱性而不是中性。那么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C的恒温,致使混合液的pH=7,则Ba(OH)2与盐酸的体积比为9∶2,不是10∶1。

4、整合信息和迁移知识的能力较差,常常出现思维定势。
例如:人们对于酸、碱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1887年,Arrhenius,S.提出了酸碱电离理论: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叫碱。酸碱电离理论从物质的化学组成上揭露了酸碱的本质,在当时很好的解释了许多事实。然而,后来的研究表明酸碱电离理论也有局限性,如该理论把碱限制为氢氧化物等。192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电解质溶液的复习

文档大小: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