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材料及审查要点 一、申请材料种类及数量 序号材料名称份数说明1借款申请表原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一份,开发银行存一份。村委会(居委会)或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由毕业高中审查,经办人签字盖章。2学生身份证、 户口簿复印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一份,开发银行存一份。学生户口簿页与身份证正反面复印至一张A4纸。(续贷学生若非信息变动,无需提供此项材料)。3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一份,开发银行存一份。共同借款人户口簿页与身份证正反面复印至一张A4纸。(续贷学生若非信息变动,无需提供此项材料)4录取通知书和入学须知(新生)复印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一份,开发银行存一份。5学生证(在校生)复印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一份,开发银行存一份。6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原件一式二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原件,开发银行存复印件。高中、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任一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新生及在校生首次申请贷款提交,续贷学生不需提交。 7在校生贷款高校证明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一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原件,开发银行存复印件。证明该生未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及学费、住宿费信息、上一学年思想品德及成绩鉴定。在校生提供。8借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相互授权委托书各一式二份,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各执一份,经办县资助中心存各二份(要求:在经办县资助中心的见证下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签署互相授权书)。第一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要求借款学生及共同借款人均需同时在场。经彼此授权后,以后年度可以只需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到场办理。二、学生提交申请材料 依据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情况,将申请情况分为:新生申请、在校学生首次申请、续贷学生申请三类,各类学生申请时提供资料如下图所示: 1.新生申请资料 ①学生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和2份复印件); ②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2份,学生户口簿页与身份证正反面复印至一张A4纸); ③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2份); ④签字并盖章的申请表(原件2份); ⑤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原件2份)。 ⑥授权委托书(共同借款人授权学生2份,学生授权共同借款人2份,经授权后,再次申请贷款时只需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到场办理)。 2.在校学生首次申请 ①学生和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和2份复印件); ②学生和共同借款人户口本(原件和复印件2份,户口簿页与身份证正反面复印至一张A4纸); ③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2份); ④高校鉴定证明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1份); ⑤签字并盖章的申请表(原件2份); ⑥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原件2份)。 ⑦授权委托书(共同借款人授权学生2份,学生授权共同借款人2份,经授权后,再次申请贷款时只需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一方到场办理)。 3.续贷学生申请 ①签字并盖章的申请表(原件2份); ②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2份); ③高校鉴定证明材料(原件1份,复印件1份); ④如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不能前往受理现场,共同借款人(或借款学生)可持借款学生(或共同借款人)的《授权委托书》办理申请。 二、资料审查要点 1.高校范围: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 审查依据: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范围为准。实际操作中以开行基层金融业务系统内的高校为准。 2.学生对象:在规定高校就读的新生和在校生。 审查依据:新生凭高校录取通知书,在校生凭学生证及学校鉴定证明,留存复印件。 特别提醒:如学生证遗失或正在补办中,需提供高校书面证明。 3.学生身份证:当地公安部门制发的有效身份证。 审查要点: (1)身份证上的照片与学生本人是否一致; (2)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与户籍是否一致; (3)身份证是否已过有效期限; (4)留存的复印件需复印正反面。 特别提醒: (1)如身份证和户口簿相关信息不一致,需提供当地派出所证明; (2)身份证已过有效期限的需当地派出所出具等效证明文件。 4.户口簿:当地公安部门制发的有效户口簿。 审查要点: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码与身份证是否一致; 特别提醒:如身份证和户口簿相关信息不一致,需提供当地派出所证明。 5.共同借款人:学生的父亲、母亲、法定监护人 审查要点: (1)依据户口簿确认与学生是否父母关系,同时查验其学生的父亲或母亲的身份证,与户口簿的内容是否一致,留复印件; (2)如共同借款人为其他监护人(不是父母)时,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②在借款学生户籍所在地拥有固定居住地; ③年龄在25-60周岁之间。 特别提醒: (1)原则上共同借款人需为父母,如因特殊事项(如父母离异、死亡、无民事行为能力等)不能以父母作为共同借款人的,可以近亲属或其他自愿与借款学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