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上海语文高考平均分何以总在92分徘徊 时海成 今年高考上海的全市语文平均分又在92分左右,这已是连续好几年在这个分数上徘徊了,比较起其它学科的平均分普遍低了10多分,而且若不是阅卷时的评分策略,实际的平均分应比这个还要低。于是人们要问,上海语文高考到底缘何年年总在92分徘徊呢?我以为,这是缘自命题的不够科学性上,缘自命题的指导思想上。 先说命题的不够科学性。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一,就是同一层面的能力题反复考,同样术语的题目重复考。前者如概括能力的题就出了6道:第5、7、10、11、22、24题,共17分,占了阅读总分的21.25﹪。此类问题也表现在鉴赏和评价题上,也出了第9、12、15、16、25、26计6道题22分,占了阅读总分的27.5﹪。像这样同一层面的能力题反复考,能说是科学吗?后者如第12和第25两道题,考的都是写作特点,而且重复考的又都是学生最为头疼的题,这样的试卷怎能不导致语文的低分?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二,就是考查了没有科学界定的概念术语。比如写作特点,它到底包括哪些,这是谁都说不清楚的东西,是没有科学界定的概念。为此我还特地请教了有关专家,也包括命题老师,结果他们也都讲不上来。也许有人会问,命题人不是有答案吗,怎么会讲不上来?是的,是有答案,但那是几个命题人在一个气氛宽松的环境里、用了半天时间、反复推敲斟酌而拟制的。而这种由命题人七嘴八舌才能明确答案的题目,用的又是没有科学界定的概念,却要考生明白地回答,能说试题科学吗?在高考试卷上以自己的“昏昏”却要考生“昭昭”,又怎么能行呢?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三,就是阅卷的不可操作性。这是上海卷这些年试题的痼疾,下面就以12题为例说明。 12.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请加以评析。(4分)答案是:首尾呼应,末段是首段的延伸和升华;感情真挚,集中抒发作者对冰心的崇敬之情;以诗意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冰心对后代的影响和作用。 从题干看,似要考生要做三件事:一回答作用,二回答特点,三写出评析。但从答案来看,命题人的意图似乎是要考生将三件事揉合在一起回答,若如此,那题干的设计在这一点上其实并不明晰,极易使考生误以为要一件一件完成的,因而使得阅卷老师无法参照答案评分。退一步说,像“诗意的语言”、“感情真挚”这种很勉强的“写作特点”,又叫考生从原文中又如何读得出来?阅卷老师能按答案操作评分吗? 同样情形,25题的文言文“写作特点”的答案“委婉含蓄、借题发挥”(这8字答案很牵强)也是几个命题人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单兵作战的考生哪能想得出呢?其结果是命题人拟制的答案成了摆设,全由阅卷老师灵活给分。说是“意思对即给分”,但由于不可操作性,在宽严的把握上,没有划一标准,成了事实上的随意分,这还能说试题科学吗?不科学就是意味着不公正,意味着有人无辜得低分。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四,就是盲目“求新意”,脱离学生的能力实际。比如第4题:作者提到欧洲城市的商业区时用了“安静”一词。请推断“安静”的原因。(4分) 这道题,据说是是命题人的“得意之笔”,因为它考查了考生的推断能力,文本中是没有信息可凭借的,全靠你在考试时“推断”(其实就是猜)。问题是:考生长期的阅读实践已习惯了依据文本信息来组织答案,他们怎么能想得到命题人的“玄机”?像这种文本中无凭无依的所谓开放性题目,岂不是陷考生于失分的境遇?阅读的核心是读懂文本,不在读懂文本上下功夫命题,却在不着边际的开放性题目上一味“求新意”,切合考生的能力实际吗?类似的还有今年的春考第20题:“归而妻子劳问有鱼乎,余示以篮而一相笑也”这一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请展开想象拟写一段对话。命题人的意图倒是很好的,因为它考查了考生的想象能力,但就是不懂得在考试的状态下,一心想着完卷的考生哪能悠悠地去展开想象?哪能在瞬间写出“符合情景、对答巧妙、充满情趣”的答案来?阅卷经验告诉我们,命题人在能力点上“求新意”之时,往往是考生得“糊涂分”之题。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五,就是出偏题。如第6题:课文中涉及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有(除本文提及外)。(1分)答案是:李大钊、茅盾、叶圣陶、朱自清、郭沫若、郁达夫等。 这是文学史知识题。从答案来看,题干是出错了,正确的题干应是“学过的课文中作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有”这样题干和答案便一致了。若按题干信息答,大概只有一篇《〈呐喊〉自序》课文里“涉及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即钱玄同(金心异)。答题思路正确的同学若想不起“钱玄同”,只好瞎蒙了。退一步说,即便题目没有出错,这也是一道偏题。因为中学老师一般不向学生涉及现代文学史的常识讲授,此题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实际。像这样,平均分又如何提得上去? 不够科学性表现之六,就是答题的思考量大,挤占了考生写作文的时间。今年试卷除作文外共26题,似乎不多。这里除了常识、默写、文言释词翻译

ys****39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