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docx / 文档详情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docx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5千字
约10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docx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牡丹花开别样红记者是陕西人,爱听家乡戏秦腔,听不懂河南豫剧。然而,听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豫剧名旦李金枝扮演的豫剧《泪洒相思地》主角王怜娟的几段唱腔,竟觉得甜美悦耳,如歌剧一样好听。一个星期天午后,记者在郑州采访了她。1980年初夏,古城洛阳牡丹盛开,四面八方的宾客云集这儿。牡丹花会期间,有关方面安排洛阳戏校排演的新编古装豫剧《大闹清华府》在洛阳人民会堂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即将从戏校毕业的李金枝在剧中扮演富有正义感的正宫娘娘,她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表演,给观众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她天赋极好、优美动听的金嗓子唱红了古都。“洛阳小牡丹”---这个许多戏迷对李金枝的昵称,在中原大地不胫而走。1983年底,北京电影制片拍摄完成的彩色戏曲电影艺术片《三全其美》在全国上映,受到好评,并被评为本年度北影厂优秀影片。这部电影的女主角肖金萍就是由洛阳戏校分配到洛阳地区豫剧二团不久的李金枝扮演的。第二年,豫剧大师常香玉带着洛阳豫剧二团进京演出由李金枝主演的《泪洒相思地》和《金鸡引凤》。临行前,常香玉对李金枝手把手传艺。在首都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部大戏在吉祥、长安、人民大会堂轮番上演,场场观众爆满,引起了轰动。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发表文章,给予赞扬。为李金枝夺取“梅花奖”、“文华奖”的豫剧现代戏《风流女人》,是湖北省十偃市豫剧团在剧作家杨兰春推荐下,邀请她去扮演女主角杨花,她优美的唱腔,出色的表演,受到领导专家观众一致好评,特别是剧中“骑车”、“背人”的程式,是李金枝与导演一起创造的,此后成为戏曲院校给学员示范的教材。后来,李金枝调到河南省豫剧院一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新华社河南分社、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今日中国豫剧十大名旦”选拔活动中,她被评为“当今中国豫剧十大名旦”之一。多年来,李金枝始终坚持去工厂、农村、军营演出,许多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在河南新乡农村演出时,观众人山人海。演出结束后,她听说有一个五保户老大娘腿脚不便,没有来,而她非常想见李金枝,李金枝没有卸妆,径直赶往五保户老大娘家,为她演唱,唱了一段又一段。有个精神病医院的患者烦躁不安,纷纷要求看李金枝的戏,李金枝不顾个人安危,二话没说,赶到医院。面对这些与常人不同的观众,她像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毫不嫌弃,而是神情专注地用她那甜美动人的金嗓子抚慰他们的心灵…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赴一场春之牡丹花约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牡丹花开了。很多文友会到洛阳去看牡丹,其实滇西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牡丹的,弥渡的白云寺牡丹由为有特色。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她和开封的菊花、昆明的山茶、福建的水仙号称四大名花,处于名花之首。三月的一天,我随着县文联到白云寺采风。说是采风,就是去赏牡丹、写牡丹、唱牡丹。我对赏花是不大感兴趣的,属于花盲那种。我记得,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位老师家牡丹开了,杀猪宰羊庆祝了三天三夜。白天吃吃喝喝,斗酒斗诗,晚上踏歌吟唱直至天亮。当时我想不通,猜不透。读了刘禹锡《赏牡丹》中“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才知道,牡丹的富贵与华美,是世人所倾慕的,牡丹花是特别珍贵的品种,比起月季花、水仙,它更难养些。同伴告诉我,说武则天称帝时候,有一年的冬天,百花枯萎,武则天马上颁昭,要求百花第二天必须盛开。到了第二天,违心开花者无数,唯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发配到洛阳。牡丹到了洛阳,在冰天雪地里傲然开放。从那以后,洛阳牡丹天下第一。白云寺位于弥渡县城南老214国道以东15公里处,历史悠久,始建于唐朝。有大雄宝殿、玉皇阁等古建筑。相传有诸葛寨、诸葛井、诸葛灶等遗址。每年正月初九和九月初一都有庙会。龙灯狮子,笙箫鼓乐,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近年来,白云寺栽培了牡丹,春暖花开时,又增加了牡丹盛会。白云寺牡丹每年的三月都会如约而至,漫步在寺中牡丹的身影无处不在。真是满园春色关不住,满庙尽是牡丹香。白云寺的牡丹红的如血,白的如雪,黑的如漆,五彩缤纷,满树烂漫。看那朵朵怒放的牡丹朝气蓬勃,像久拘闺房的女子,在阳光照耀下尽情展开灿烂的笑颜。阵阵凉风吹来,花儿们轻轻的摇头,叶子莎莎作响,正是那一群闺中蜜友在相互窃窃私语呢…牡丹花园里有的牡丹还是初花期,骨朵还在春风中摇曳。难怪有人说“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毛泽东主席一生爱牡丹。1950的一天,毛泽东在中南海散步,走到牡丹旁,停下脚步,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年轻人要有牡丹的品格,不畏强暴,才能担起重任。”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牡丹扑鼻香?牡丹有宽大的心胸,不畏权贵,不随波逐流。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沐浴春晖,盛况空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名花牡丹象征着幸福、和平、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将其视为吉祥物,这难道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关于有关牡丹的经典散文5篇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