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经典通用.doc 立即下载
2024-09-04
约4.2千字
约10页
0
5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经典通用.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古人谈读书-经典通用.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类文阅读-25古人谈读书

读书
[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
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
切身须要急思量。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兴味:兴趣,趣味。B.未晓:天还没亮。C.思量:思考,考虑。
2.“切”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密合,贴近;②紧急;③切实,实在,着实。“读书切戒在慌忙”中的“切”意思是();“切身须要急思量”中的“切”意思是()。
3.我们有时读书不要急躁,而要反复咀嚼、品味,这样才能体会出无穷的兴趣与意味来。表达这个意思的诗句是:“,。”
4.诗人认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而与自己的内容则一定要细读深思。
5.关于读书,我们读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请写出你积累的两句。




参考答案
1.B
2.③①
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4.暂且放过去切身相关
5.示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人谈读书(两则)
聪与敏①,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②,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清]彭端淑

“破”与“有神”三字③,全是教人读书作文之法。盖④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⑤也。蚕食桑而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⑥。
——[清]袁枚
[注释]①聪与敏:聪明和敏捷。②昏与庸:迟钝和平庸。③“破”“有神”出自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④盖:句首语气词,含有推论的意味。⑤糟粕:酒糟、豆渣之类粗劣的东西。这里比喻书中无用或不好的东西。⑥痰瘤:一种疾病,多因痰瘀积聚而成。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汉字或词语。
(1)依靠、凭借。()(2)限制、阻碍。()
(3)自求上进。()
(4)形容整个儿。这里有不仔细咀嚼、消化的意思。()
2.把下列句子改写成现代汉语。
(1)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不学者,自败者也。

(2)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

3.读画线句子,这句话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什么?


4.这两位名人的话各表达了怎样的读书观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吧。
彭端淑:

袁枚:

参考答案
1.(1)恃(2)限(3)自力(4)囫囵
2.(1)聪明和敏捷,可以依靠也不可以依靠;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敏捷而不去学习,是自
己败坏自己的人。
(2)读烂了书卷,汲取其中的精华,不是整个儿吞下去,采纳它的糟粕。
3.示例:这句话说明我们在学习前人的知识时,不要死学,而要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经验进行加工,进行创造和升华。
4.示例:彭端淑的观点是人的智力有高下之分,但智力不是学习好坏的关键所在,更重要的是要孜孜不倦地学习,去力求上进。
袁枚的观点是读书时应汲取精华,扬弃糟粕,这正是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精髓所在。
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能分条讲述,把理由说清楚。
2.听人说话能抓住重点。
[教学重难点]
在阐述理由的过程中,能有一定的联系和丰富性。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回顾民间故事
1.回顾阅读经验。一本又一本精彩的图书带给了我们许多的乐趣和享受,当你回忆的时候,你会想起这本书的哪些内容呢?
2.交流学生的阅读经验。
课前,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的内容、人物和感受。
二、回顾精读课文,聚焦人物性格
1.梳理阅读经验,发现人物性格的引人之处。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梳理总结:鲜明个性的人物,让我们心之念之。
2.以《忆读书》为例,聚焦人物。
(1)就像冰心在《忆读书》中回忆的那样,每本书中都有一位或几位人物引起阅读兴趣。你能尝试运用表格梳理《忆读书》中的冰心记忆深刻的人物吗?
(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梳理比较简略的情节,如:

(3)学生自己任选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结合内容说出理由。
(4)同桌交流。
同桌互相讲一讲,并提出意见、建议,把书中的人物分条介绍清楚。
(5)全班交流。
交流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评价、总结等进行指导。
根据全班交流时的指导,学生再次调整自己梳理的内容。
三、自主准备交流内容
刚刚是冰心老人读书时被书中的人物所吸引,那你自己被哪一本书或哪一部影片的人物所吸引了呢?
1.挑选一本书或一部影片,选取一个主要人物,结合具体情节说出人物的形象特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示学生)
(1)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预设:如果学生说人物的非主要性格特征,则引导学生围绕主要情节。
如果学生过多关注负面形象或事件,则引导学生关注充满正能量的人物及事件。
如果学生只关注一个事件或一个性格特征,则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形象的丰富性。
(3)根据交流梳理。
①选取有代表性的故事情节。
②对人物形象的交流有条理,按照一定顺序。
③交流时可以用上适当的故事作为支撑。
四、举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分享会
1.组成小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类文阅读-25 古人谈读书-经典通用

文档大小:5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