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薄氏腹针疗法.ppt / 文档详情
薄氏腹针疗法.ppt 立即下载
2024-09-06
约3.1千字
约63页
0
3.7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薄氏腹针疗法.ppt

薄氏腹针疗法.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薄氏腹针疗法病例概要概要腹针疗法总论一、腹针疗法的定义『总论』二、腹针疗法的经络理论『总论』三、腹针疗法的特点『总论』概要腹针疗法的常用穴位及取穴方法一、腹部穴位的取穴方法『穴位』1、腹部尺寸的标定:比例寸取穴法

(1)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以神阙到中庭穴(胸剑结合部)分为8寸

(2)下腹部分寸的标定:以神阙到曲骨穴(耻骨联合处)分为5寸

(3)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以神阙至腹侧的外缘定为6寸。




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

(1)中庭--神阙8寸:
病人平卧时,中庭到神阙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
的距离为8寸。

(2)神阙--曲骨穴(耻骨联合)5寸:
病人平卧时,神阙到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
上的距离为5寸。

(3)神阙--腹侧的外缘6寸:
神阙到腹部外侧止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距离为6寸。3、任脉的定位

任脉位于腹白线的下面,是否能准确定位任脉
对于腹部取穴的精确度有着重要意义。

定位方法:(1)观察毛孔的走向
(2)分辨任脉的色素沉着色素沉着二、腹针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功能『穴位』(常用20穴位)2、建里
定位:神阙上3寸,任脉上(中脘下1寸)
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统疾病
浅刺--第一颈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3、下脘
定位:神阙上2寸,任脉上(中脘--神阙中点)
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不良、胃痛、胃下垂、腹泻、反胃
浅刺--第七颈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4、水分
定位:神阙上1寸,任脉上(下脘下1寸)。
功效:中、深刺--呕吐、腹泻、痢疾、肾炎
其他慢性炎症
浅刺--第七胸椎及其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5、神阙
定位:脐之正中
功效:主治肠炎、痢疾、腹泻、腹痛、中暑、妇科疾病
(绝对不可针,但可灸)6、气海
定位:神阙下1.5寸,任脉上(神阙--关元中点)。
功效:中、深刺--下焦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大补元气


7、关元
定位:神阙下3寸,任脉上。
功效:中、深刺--下焦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益肾回阳

气海、关元无浅刺
8、阴都
定位:中脘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胃肠疾病、失眠、头痛
浅刺--耳前部位疾病

9、石关
定位:建里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胃肠疾病
浅刺--颈部相应部位疾病

10、商曲
定位:下脘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胃肠疾病
浅刺--颈肩结合部相应部位疾病11、气旁
定位:气海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腰肌劳损、腰背酸困、下肢无力
浅刺--第二、三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12、气穴
定位:关元旁开0.5寸。
功效:中、深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浅刺--第四、五腰椎周围相应部位疾病13、滑肉门
定位:水分旁开2寸。
功效:中、深刺--上消化系统疾病
浅刺--肩及肩关节周围相应部位疾病


14、天枢
定位:神阙穴旁开2寸。
功效:中、深刺--消化系统:便秘、腹泻
生殖系统疾病
浅刺--侧腰部及其周围相关部位疾病
15、外陵
定位:阴交穴旁开2寸(天枢穴下1寸)。
功效:中、深刺--下消化系统:便秘、腹泻
生殖系统疾病
浅刺--髋部及髋关节周围相关部位疾病


16、大横
定位:神阙旁开3.5寸
功效:中、深刺--益胃健脾、调理中焦17、上风湿点
定位:滑肉门上0.5寸,外0.5寸。
功效:中刺--清热、解毒、化湿,治疗上半身炎症
浅刺--肘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部位疾病


18、上风湿外点
定位:滑肉门外1寸。
功效:中刺--调节上肢经络
浅刺--腕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部位疾病19、下风湿点
定位:外陵下0.5寸,外0.5寸。
功效:中刺--清热、解毒、化湿,下半身之炎症
浅刺--膝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部位疾病


20、下风湿下点
定位:下风湿点下0.5寸,外0.5寸。
功效:中刺--调节下肢经络
浅刺--踝关节及其周围相关部位疾病腹针常用穴位图腹
针
神
龟
图三、腹针疗法中的常用处方『穴位』3、腹四关
组成:滑肉门(双)、外陵(双)
功效: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之上输下达
肢体末端的作用,是引脏腑之精气向全身
布散的妙穴,故名“腹四关”

4、调脾气
组成:大横(双)
功效:具有调理脏腑,益胃、健脾、化湿之功
概要腹针疗法的针刺手法及操作规范一、针具的选择『操作』二、针刺的手法『操作』2、针刺方法:
(1)按照处方要求确定针刺穴位顺序
(2)局部常规消毒,避开毛孔、血管进针
(3)穴位定点准确,快速刺穿表皮
(4)进针时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
(5)留针时间20~30分钟,体质好和病程短的病人
时间稍短,体质差和病程长的病人时间稍长
(6)出针顺序与进针顺序相同三、腹针的操作规范『操作』3、治疗结束后对患者
的疗效进行评估,
并详细书写腹针病历
基本处方穴位用标记
补充增加穴位用标记
必须标注针刺穴位的序号
及深浅
4、治疗疗
查看更多
天马****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薄氏腹针疗法

文档大小:3.7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