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报告参加者:机电工程学院12级机械设计五班孙震震主题: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对策时间:2014年1月25日地点:XX省XX市淮滨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建节约型社会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以及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等基本国情,主动作出的战略部署。国际经验表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应当是,建立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集约化的城市化道路,形成可持续的消费模式。为此,该用价格杠杆的要用足、用好,该用制度的要建立健全,该用技术的要不断创新,促进增长方式和结构转型,争取实现跨越式发展。一、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境今年以来,中央接连出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系列政策、措施。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频频发表讲话,从战略高度阐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意义。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在生产而不在消费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但是应当怎样建立节约型社会,首先需要从认识上搞清楚一些问题,所制定的政策才会有较强针对性。节约资源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要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是要求人们要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对于生产和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应是消费,因为追求消费水平提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如果从消费入手要求居民减少各种产品的消费,从另一个方面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抵触的,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不符合我们要建设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从国外看,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所以,不能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与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目标对立起来。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水、节电的习惯,但这属于道德和教化的范畴,与采用税收、信贷、价格、法规等手段,强制2013年度细分产业研究报告产业报告调研报告2013年报告行业报告限制居民消费的水平和领域是不同的。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的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作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有关调查已表明,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o5元钱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是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中国目前在生产中的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企业规模过小,致使中国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倡规模经济。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者相辅相成。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人们将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自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之内,从生产到消费的每一个环节都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使污染物产生量最小化,使废物得到无害化的最终处理。节约本身就是提高资源效率的重要途径。节约资源可以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以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支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资源节约就不能减少废物排放,也就谈不上环境友好。另一方面,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优良的环境既是发展的目标,又是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耕地、淡水、能源、铁矿、森林等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或1/2。随着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和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后的消费结构升级,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影响到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有关预测表明,到2030年我国人口约为15亿,需要生产(包括进口)7亿吨粮食以满足需求;如果人均能源消费2.5吨标准煤,总量将达38亿吨标准

一只****爱敏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