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实录(研究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立即下载
2024-09-13
约3千字
约7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实录(研究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实录(研究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实录(研讨课)
一、朗读古诗,说话揭题。
1、先生朗读古诗(由学校开展的古诗文朗读活动动手)。
·教师引导先生回归到本学期学习的《示儿》一诗。
师诘问:对于陆游,你还知道些甚么?(备阅材料,见后注一)
2、说话揭题:陆游终身酷爱读书,经常读得废寝忘食,即使到了多病的暮年,还像年轻时那样发愤读书。陆游的终身,写下了不少教育子女的美丽诗篇。刚才朗读的《示儿》,属于悲壮的爱国绝唱,是对子女的临终遗言,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也是写对子女的教育,并被众人津津乐道(多媒体出示全诗,并板书课题)。
二、理解题意,读熟诗歌。
1、理解题意。
①读题。
②读了这个标题,你知道了些甚么?
先生交流:·这件事情发生在一个冬天的深夜。·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小儿子聿的(备阅材料,见后注二)。·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的一些感想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
③引导先生说说标题的意思。
④再指点多角度读好诗歌标题。
过渡:陆游在冬日寒冷的夜晚,乐此不疲地啃读诗书。那么陆游在冬夜读书时,生发了哪些感情想要用诗来教育儿子呢?
让我们回到了800多年前的那个深夜,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读熟诗歌。
①先生自在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检查朗读情况(留意字音的正确、朗读的节奏等)。
过渡:学习古诗,除了会读之外,我们还要理解古诗。
三、自学古诗,初感诗意。
1、教师:请同学们本人再读读古诗,看看你能读懂哪些词语的意思,哪些诗句的意思,你还有甚么地方读不明白,请在书上打个小问号,然后把你的播种和同桌交流交流。
2、先生自学,并和同桌交流。
四、深化理解诗句(各句学情预设)。
1、教师:经过刚才的合作学习,我想大家对诗句必然有了初步的理解,下方我们把你读懂的来告诉大家。
①第一句:古人学问无遗力。
A、教师:第一句诗读明白的举举手,看来真不少,指名交流诗意。
(古人读书、做学问时是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的。)
你是怎样读懂的啊?(由于我知道学问的意思是读书学习,也就是做学问,遗的意思是留,无遗力是指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B、教师:由“无遗力”,你直接想到了哪个成语?(不遗余力)
C、教师:你说的真好,你是怎样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的?
(我是经过查字典、联系整句诗、请教别人来知道的)
教师:这些都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D、教师:请你举例说说古人是寻求学问是如何不遗余力的?
(古人学习的确是非常刻苦的,历史上记载古人学习勤奋的故事有许多如: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闻鸡起舞、十载寒窗、彻夜达旦、彻夜达旦……)
E、教师:你能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下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吗?(指名交流)
教师:听了这些,感觉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板书:孜孜不倦)
②第二句,少壮工夫老始成。
A、教师:第一句我们曾经读明白了,那这第二句,你读明白了吗?
交流诗意:小时分用的工夫,要到年老的时分,才有所成就。
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在这句诗句中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始的意思是才,工夫是工夫,成是成就)
B、教师点拨:在这句诗中,有两个表示工夫的词语,你找到了吗?从“少壮”到“老”,你读明白了甚么?学习的工夫过程是极其漫长的,也就是说,学习需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需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板书:持之以恒)
C、教师:做学问,从“少壮”努力,直到老了才有所成就,这要花多少工夫啊!。老师想到还有一个词:功夫。我们经常会混淆,今天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能不能给弄清楚了。
D、多媒体显示:我选择,我快乐
工夫功夫
1.他三天()就学会了游泳。2.这个杂技演员真有()。
3.明天有()再来玩吧!4.中国(),名扬海外。
E、教师:经过选择比较,我们知道:“工夫”侧重于表示工夫;“功夫”侧重于表示本领。如今我们知道:古人做学问,强调积累,要花平生工夫才有所成就,用如今的话说是“活到老,学到老”。
F、教师点拨:想到了哪些人,也是“少壮工夫老始成”的?
(人民艺术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李时珍从小立志,暮年才编成《本草纲目》;谈迁--编写《国榷》……)
2、学法小结:经过学习前两句诗句,你们发现了吗?如何来理解整句诗呢?(关键是要要捉住一些重点词语,从而来理解整句诗句的意思。那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接下去的两句。
③第三、四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教师:这两个句中,你理解了哪些重点词语呢?
交流:·“纸上”:书本知识。“浅”:无量,肤浅。“终”:毕竟。(相机板书:书本知识)·“此事”:这些知识。即指书本上的知识。“躬(躬行)”:亲自理论。(相机板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冬夜读书示子聿》课堂实录(研究课)-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