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15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答案解析选择题1、选B解析:A:CaCO3=CaO+CO2↑CaO+SiO2=CaSiO3炼铁时,被还原出的铁在高温下变成液体,而二氧化硅熔点很高的颗粒杂质混在炼出的铁水中。为了除去这种杂质,选用石灰石作熔剂,石灰石在高温下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显然发生化学变化。B:液氮沸点低,汽化吸热能制冷,可用于超导实验车。汽化是物理变化。C:硫酸用于制火药,充当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属于化学反应。D:光合作用吸收CO2放出O2,化学反应方程式:12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6H2O2、选D解析:当使用的液体化学药品每次的用量很少,或者是很容易发生危险时,则多会选用滴瓶来盛装该溶液。通常液态的酸碱指示剂都是装在滴瓶中使用。考察滴瓶的使用注意事项:1.滴瓶上的滴管不要用水冲洗。2.吸上的药品剩余不可倒回。3.滴管不可倒放、横放,以免试剂腐蚀滴管。4.滴液时,滴管不能放入容器内,以免污染滴管,损伤容器。3、选A从平原到高原,空气变得稀薄,气压变低。分子之间作用力变小,分子间距增加。但分子的质量是分子本身的一种性质不会发生变化;此时的作用力不足以改变分子体积(例如液态氮是在特殊环境下有氮气制取);而密闭环境分子的个输液不会变化。故选A4、选C原子结构示意图是表示原子核电荷数和电子层排布的图示形式。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中性原子、阴离子、阳离子。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弧线上数字之和表示核外电子数。当弧线上的数字之和等于圈内数字时表示中性原子,如D选项;当弧线上的数字之和小于圈内数字时表示阳离子,如选项A、B;当弧线上的数字之和大于圈内数字时表示阴离子,如选项C。5、选DA:羊毛和蚕丝都是蛋白质,燃烧都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无法辨别区分。B:燃烧属于强烈化学反应;钢铁腐蚀属于缓慢氧化。C:淀粉遇碘变蓝,这里的碘是碘单质。而食盐中碘是以KIO3的形式存在,故检验不出淀粉。D:铵态氮肥含铵根离子,熟石灰主要是Ca(OH)2;铵态氮肥会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氮元素流失,失去了肥力.离子反应方程式:NH4++OH-=NH3•H2O6、选C纯棉夹克中的纯棉取自棉花;羊绒围巾的羊绒取自羊毛,丝绸衣服中的丝绸取自蚕丝;三者都是天然物质。而腈纶是化学合成的聚丙烯腈纤维。7、选BA都属于单质。C中都属于碱。D中都是盐。而B中HCl、H2SO4属于算而NaHSO4则属于盐。8、选BA:SO2与NaOH可发生如下反应:2NaOH+SO2=Na2SO3+H2ONaOH+SO2=NaHSO3CO2与NaOH可发生如下反应:2NaOH+CO2=Na2CO3+H2O(NaOH过量)NaOH+CO2=NaHCO3(CO2过量)CO与NaOH不会发生反应故A错误B:H2、C、CO都具有还原性。可以做还原剂还原金属盐中的金属单质。常见的反应方程式:CuO+H2=Cu+H2OC+2CuO=2Cu+CO2↑CO+CuO=Cu+CO2C:一定温度下,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解度一定。若氢氧化钙溶液已达到饱和状态,再加入氧化钙也不会发生反应。故溶质、溶剂的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CO2和H2O。只能推出该物质含C和H,不能确定是否含O,因为产物中的O可能来自空气中的O2。9、选B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A: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到T1,虽溶解度升高,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B首先我们知道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要想除去甲中含有少量的乙,即让乙析出,所以要降低乙的溶解度,故要升高温度。C:由图可知当温度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都为25g,50g水可溶解12.5g甲及12.5g乙。所以得到75克饱和溶液。还剩12,5g甲和12.5g乙未溶解。D:由图可知当温度为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所以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析出的甲、乙质量相同。10、选A本题主要化学反应是:Mg+H2SO4=MgSO4+H2且要注意H2的密度比空气小。对比两位同学异同点:甲装置反应结束后H2由导管溢出,总质量会减少。而乙产生的H2则在气球中,但H2密度小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所以两个装置的质量都会减小,但偏差不一样。因为天平左物右码,会向右偏。11、选C酒石酸属于羧酸,与碳酸氢钠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4H4O6+NaHCO3=C4H4O5Na(沉淀)+

英哲****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