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全国-2012_五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rar 立即下载
2023-03-05
约2.8千字
约4页
0
5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教案-全国-2012_五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rar

五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1和例2,练习一的第1题和第2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特征及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2.过程与方法: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具准备收集历史和民间的各种轴对称的图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出示课文的六幅图,让学生一起欣掌各种各样的图案。2.提问: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有什么特征?过渡:对于这些轴对称图形,大家在二年有时已经初步认识过,今天我们再来深入学习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和性质。二、探求新知1.师:请大家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学生自己动手画,然后教师讲评。)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让学生自己举例,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3.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出示课文的例1。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松树和小草)这幅图有什么特点?(对称性)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对称轴)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两个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点A与点A′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2小格)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对称轴的距离,就可以知道)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都是相应的对应点)学生交流教师小结: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而且对于一幅图中的任何两个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从而得出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4.教学画对称图形。(出示课文的例2)刚才同学们经过探讨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房子只有一半,同学们能不能把另一半“建”起来。(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让学生分组讨论)(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如:屋檐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用铅笔自己动手试画。(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4)教师演示画的全过程,并归纳总结画法。5.完成课文的“做一做”。(1)让学生判断把一张纸连续对折三次,画上一个图形,剪出的是什么图案。(2)学生动手剪,培养学生进行空间想像,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3)如果学生想像对折四次剪出的图案有困难,教师可以让学生按书上的方法实际折一折、剪一剪,帮助学生进行想像。三、巩固新知完成课文练习一第1~2题。1.第1题。设计轴对称图形,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再进行交流。通过设计图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体会轴对称变换的特点。2.第2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剪好的图案,让学生判断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学生要根据图案的特征,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重合”,再将最后的结果与下面的剪法对应起来,而且还让学生思考“还有什么剪法”。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调整题目的设计,反过来,让学生根据剪法,选择剪出的结果。板书设计: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些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教学反思:“对称”对学生而言并不陌生,早在二年级时他们就已初步感知并能正确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今天这节课的教学是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认识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概念,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现象1:通过观察教材的六幅图,我放手让学生尝试概括轴对称图形的意义。第一位同学说“如果图形左右对折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一回答显然是受教材图例不够典型所造成的(因为教材6幅图全是左右对称)。于是我出示一只上下对称的蝴蝶,这时第二位同学补充到“如果图形左右或上下对折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看来还需引导,当我将蝴蝶斜放时,学生的抽象思维再一次被激活,经过多位同学的共同努力终于较准确地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意义。[一点感悟]教师或教材所提供的观察材料必须充分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为这是学生观察活动展开的前提和保障。现象2:板书学生中三种不同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教案-全国-2012_五年级数学下册 轴对称7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文档大小:5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