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版本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即最新标准(2010)年版 2010年新标准 2005修订的主要内容: 1对成人实施单人或双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进行; 对儿童或婴儿实施单人抢救时按压通气比为30:2,双人15:2 2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比率进行五个周期的循环,其中胸外按压频率 为100次/分钟;人工吹气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3成人按压深度为4~5cm,儿童按压深度2~3cm,婴儿按压深度为1~2cm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CPR)指南的最新标准比例表 成年人1-8岁儿童婴儿 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仰头举颏法 2次有效呼吸 2次有效呼吸2次有效呼吸 人工呼吸(每次持续1秒钟以 (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每次持续1秒钟以上) 上) 10-20次/分钟 10-12次/分钟10-20次/分钟 呼吸频率(约3-5秒钟吹气一 (约5-6秒钟吹气一次)(约3-5秒钟吹气一次) 次) 检查循环颈动脉股动脉肱动脉 胸部胸骨下切迹(胸口剑突处) 按压位置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上两指胸骨正中部位或胸部正中乳头连线水平 2指(以环绕胸部双 两只手掌根重叠/一只手 按压方式两只手掌根重叠手 掌根 的拇指,二人法) 按压深度4-5cm2-3cm1-2cm 按压频率100次/分100次/分100次/分 按压通气30:230:2/单人30:2/单人 比(单人或双人)15:2/双人15:2/双人 每公斤/8ml(约 潮气量比500ml-600ml30ml-50ml 150ml-200ml) CPR周期2次有效吹气,再按压与通气五个循环周期CPR 有AED设备条件情况下,请先使用AED除颤一次, AED不推荐使用 然后进行5个周期CPR 指南中最重要的变化在于简化了心肺复苏程序,并且在心肺复苏期间增加了每分 钟胸外按压的次数和减少胸外按压的间歇。下面是本指南的一些最重要的新建 议: 新建议1 删除了非专业急救者开始胸外按压之前的生命体征评估:对非专业急救者的培训 改为遇到呼吸停止的无意识患者时,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新建议2 简化了人工呼吸的程序:所有人工呼吸(无论是口对口,口对面罩,球囊—面罩, 或球囊对高级气道)均应持续吹气1秒以上,保证有足够量的气体进入并使胸廓 有明显抬高。 新建议3 删除了对非专业急救者在无胸外按压时的人工呼吸训练。 新建议4 建议对所有年龄(新生儿除外)的患者实施单人急救时,单人(一般的)按压/通气 比例为30:2。该建议目的在于简化教学和提供更长时间不间断胸外按压。 新建议5 由医疗保健人士实施的儿科基本生命支持指南,将“儿科患者”定义修改为青春 期前患者,但是由非专业急救人员应用的儿童心肺复苏指南(1到8岁)没有变化。 新建议6 增加强调胸外按压的重要性:急救者应被授以“用力按压、快速按压”(每分钟 100次的速率),保证胸廓充分回弹和胸外按压间歇最短化。 新建议7 建议紧急医疗服务(EMS)人员对无目击者的心脏停跳患者除颤前,可考虑先行约 5组(约2分钟)心肺复苏,特别是在事发地点由呼叫到EMS抵达反应时间超过4 到5分钟时。 新建议8 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治疗期间,推荐两次心跳检查之间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 钟)心肺复苏。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 心肺复苏,先行胸外按压,而心跳检查应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进行。 新建议9 推荐所有的急救措施,包括高级气道开放(例如气管内导管,食管—气管导管 [Combitube],或喉部面罩气道[LMA])、给药和对患者重新评价时,均应保证胸 外按压间隔最短化。推荐无脉性心脏骤停治疗期间应限制对脉搏的检查。 新建议10 治疗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时,推荐电击1次后而非电击3次后立即进 行心肺复苏(开始胸外按压)。 新建议11 增加强调新生儿复苏时通气的重要性,不再强调应用高浓度氧气的重要性。 已不支持的措施 1、心脏骤停后起搏 2、普鲁卡因胺治疗VF和无脉VT 3、去甲肾上腺素 4、VF或无脉VT胸前叩击 5、心脏骤停的电解质疗法--镁剂 6、心脏骤停常规补液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BLS)包括识别心脏猝死(SCA)、心脏病发作、卒中及 异物气道阻塞(FBAO);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进行除颤。AHA用以下4个环 节组成一个生命链来解释对室颤(VF)SCA患者采取紧急行动的重要性(图1):① 尽早识别紧急状况并启动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②尽早CPR;③尽早用除颤器 除颤;④尽早进行高级生命支持。 成人BLS顺序 BLS步骤由一系列连续评估和动作组成(图2)。 检查患者反应(步骤1) 一旦确信急救场所安全,急救者应首先检查患者的反应。拍打患者肩部,并对其大 声呼喊“你怎么样啊?”如果患者

文库****品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