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政治语篇中介入资源分析——以美国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华演讲为例 政治语篇中介入资源分析——以美国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华演讲为例 引言: 政治语篇中的介入资源分析是一种研究政治演讲和讲话的方法,通过分析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使用的资源,可以揭示其意图、态度和政治立场。本文将以美国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华演讲为例,探讨他在演讲中使用的介入资源,以及这些资源的意义和影响。 一、背景介绍 2011年8月,美国副总统拜登访问中国并发表演讲,这是他继2009年5月以来再次访问中国。在演讲中,拜登强调了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以及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两国合作的具体措施。 二、语言资源的使用 1.正式用语 在演讲中,拜登使用了大量的正式用语,这一点反映了他对演讲场合的重视和对中美关系的认真态度。他的用词精确、明确,属于正式的政治用语,更加突出了他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2.修辞手法 拜登在演讲中运用了一系列修辞手法,如排比、反问、夸张等,旨在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例如,在演讲中他说:“我们可以选择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道路,也可以选择相互猜忌、相互对抗的道路。虽然前者难度重重,但它允许我们两国共享和平、繁荣的未来。” 3.负面词汇的使用 演讲中,拜登使用了一些负面词汇,如“不幸”、“挑战”、“争执”等,来描述中美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这种用词可以引起听众对问题的关注和警惕,同时也体现了拜登对问题的重视和诚意。 三、非语言资源的运用 1.肢体语言 在演讲中,拜登运用了丰富的肢体语言,如手势、面部表情等,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感染力。他的肢体语言表现出自信、认真和忧虑等情感,使演讲更具说服力和亲和力。 2.语调和节奏 拜登在演讲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调和节奏变化,如高低音的转换、快慢节奏的切换等,来增强演讲的节奏感和吸引力。这种语调和节奏的变化使演讲更具动感和感染力,有利于传达演讲者对问题的态度和情感。 四、资源使用的意义和影响 1.彰显政治立场和态度 通过使用正式用语和修辞手法,拜登在演讲中彰显了他对中美关系的重视、对合作的支持和对问题的解决的诚意。这些资源的使用体现了他作为美国副总统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有助于提升其在中美关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2.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拜登在演讲中使用了一系列的语言资源和非语言资源,通过修辞手法、肢体语言、语调和节奏的变化等方式,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这使他的演讲更具感染力,更有利于吸引和影响听众,并推动中美两国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共识。 3.引导听众的关注和思考 通过使用负面词汇、描述问题和挑战等方式,拜登引导听众对中美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思考和关注。这使听众对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引发对解决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有助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 结论: 通过对美国副总统拜登2011年访华演讲中的介入资源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他在演讲中运用了丰富的语言和非语言资源,以诚意和说服力推动中美两国的合作。演讲中的介入资源的使用不仅彰显了拜登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还增强了演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引导了听众的关注和思考。这些资源的使用对于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