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5-2016学年度万杰朝阳学校12月月考卷 考试范围:必4第一二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每题2分) 1.多年来,一再有日本政要公然否认日本当年侵略历史的事件发生。这些日本政要的思维方法表明 ①对同一客观事物人们会形成不同的反映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受主观因素的影响③是否尊重客观事实是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基本因素④停留在具体感觉阶段的意识不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其实美丽漂亮的“鸟巢”所使用的也是常用的建设材料,但设计师和建设者就是用这些常用的原材料建造出了美丽漂亮的“鸟巢”。从唯物论角度看,这表明 A.人的意识是伟大的,它可以创造出物质 B.人类改造世界的前提是承认物质的客观性 C.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存在的 D.要努力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 3.“因地制宜”是作物栽培的基本要求,如果不看水土、气候等,盲目种植,那么就必然导致失败。这说明 ①利用规律必须坚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不能改变的 ③任何规律的作用都是有利有弊、一分为二的④主、客观要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播种一种观念收获一种行为。正是因为自己心中拥有目标,便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那样发展,所以采取措施,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自己的预期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体现了 A.哲学能为人们解决一切问题提供现成的方案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D.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5.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包括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客观唯心主义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①②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 A.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B.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D.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7.依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宏观调控政策,这体现的唯物论观点是() A.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8.几年前,一则关于消费观的故事在中国传为佳话: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里见面,美国老太说,就快把房贷款还完了,中国老太说,就快把盖新房的钱攒齐了。如今,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结局:美国老太赶上了次贷危机,没钱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了。中国老太则庆幸没有贷款盖房,否则也成负资产了。这体现了 A.世界是瞬息万变的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9.哲学在解决了世界“是什么”之后,就要回答世界“怎么样”。有人认为世界是运动的,也有人认为是静止的。下面符合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有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②飞矢不动③坐地日行八万里 ④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⑤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③ 10.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D.客观唯心主义 11.“尽管人类对月球已作过大量的观测和月球样品的分析,但是对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仍然模糊不清”。这说明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C.世界上没有不能认识的事物 D.由于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的认识是有限的 12.心理专家提醒: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分施加压力.应该把过高的期望降低到符合孩子实际水平的位置。这说明 A.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应尊重客观规律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虽然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利用规律 D.人的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13.美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D.神创论观点 1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请你写出上述论断的哲学依据。 15.处于青春期的少年需要特别的关怀。有研究表明,许多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往往会做出无所畏惧的人胆举动,是由于大脑产生一种恐惧记忆抑制效应,使孩子们对恐惧感“暂时性失忆”。这种人脑效应,会随着年

书生****专家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