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治复习题 治安综合治理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应知、应会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为基础的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工农联盟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的特权。宪法和法律 3、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 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法律规定 4、国家加强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要增强 ()。国防力量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 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人格尊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国家统一 7、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民兵组织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 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 10、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 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11、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 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是()。过失犯罪 12、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 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 属于(),不负刑事责任。防卫过当 13、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 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14、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 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有期徒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15、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 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 节特别恶劣的,处()有期徒刑。 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16、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 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 ()有期徒刑。五年以上 17、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并处罚金。三年以下 18、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 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 1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 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20、()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国家安全机关 ()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 21、国家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行积极防御 战略,坚持()原则。全民自卫 22、()议定的事项,由地方人民政府和驻地军事机关依照各自 的权限办理,重大事项应当分别向上级报告。 军地联席会议 2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 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武装力量 2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 ()。依法治军 25、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 业单位和公民,在和平时期必须依照法律规定完成()准备工作;在 国家发布动员令后,必须完成规定的动员任务。 动员 26、民爆物品的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购销等都必须遵守国 家的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规定,必须实行()管理。 制度化、规范化 27、使用民爆物品时,不按规定处理瞎炮,不执行“一炮三检” 和“三联锁制”的,按()文件有关规定执行。 阳煤发[2003]424号 28、()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 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依法治国 29、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打击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专 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实行()。 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 30、擅自进入铁路防护网或者火车来临时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 抢越铁路,影响行车安全的,处警告或者()罚款。 200元以下 31、冒领、隐匿、毁弃、私自开拆或者非法检查他人邮件的,处 5日以下拘留或者()罚款。500元以下 32、()工作应当在各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坚持属地管理、分级 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 合的原则。信访 33、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 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 拘留或者)罚款。500元以下 34网络服务提供者和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收集、使用公民个人电子 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 35、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公民个人电子 信息应当予以(),不得泄露、篡改

努力****向丝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