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知识与技能 1.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文景之治。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汉祖起丰沛,承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是唐朝诗人王珪所做的《咏汉高祖》中的诗句。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了汉朝。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一、导入新课 复习楚汉之争的历史导入新课。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思考内在的因果关系。 2.研读与本课相关的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做到论从史出。 3.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他们的这种简朴作风一直为史家所称颂。 三、自主学习 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 1.西汉建立 公元前202年,_刘邦_建立汉朝,定都_长安_,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轻徭薄赋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休养生息__政策,注重农业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 _汉文帝_和__汉景帝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勤俭治国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府库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文景之治_”。 四、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汉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采取了哪些措施?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树立榜样。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我们把西汉初年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们这种措施叫作“休养生息”政策。 我们来总结这种政策的内容,①吸取秦亡的教训;②让士兵还乡务农;③将奴婢释放为平民;④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⑤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文帝景帝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提倡勤俭治国。 五、课堂小结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1.西汉建立 2.休养生息政策 3.“文景之治” 完成本课相关习题,高效学习通P34-35页。 通过历史图片、表格、视频、文字史料等多种方法落实历史核心素养中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的方面。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对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进行事实判断,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原因、意义与影响等进行初步探讨,实现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价值判断。 情景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去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史实,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供学生学习积极性。随堂练习题可以巩固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修改教学设计和改变教学模式。

听云****君哇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