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第10课 变法时代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学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0课变法时代 【学习目标】 1.知道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背景、目的及其主要内容. 2.掌握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 3.知道封建制度的确立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重点和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历史作用。 难点:生产技术的进步、商鞅变法与大变革时代之间的关系。 【自主预习】 1.各国的变法运动是春秋战国以来社会制度变革的最集中反映,是这一时代最主要的特征,其前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关系的改变,变法促进封建社会的形成,其中以商鞅变法的效果最显著。 2.由于旧制度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动,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其目的都是 富国强兵,是本国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地位。比较著名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 3.李悝变法 (1)措施:①政治上,废除传统的贵族世袭官职的制度,根据功劳和才能选用官吏;颁布《法经》,确立法律制度。 ②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和潜能。 (2)作用:魏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成为战国初年的头号 强国。 4.吴起变法 (1)措施:废除贵族的特权,整顿吏治,革新政治,裁汰冗员,将 节省下来的开支用于养兵。 (2)结果: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死后,吴起被乱箭射杀。 (3)影响:使楚国的国力增强,初步改变了“贫国弱兵”的局面。 5.商鞅变法 (1)背景:战国初年,秦国国势转弱;秦孝公继位后,深以秦国落后为 耻,决心变法图强。 (2)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3)内容:①奖励耕织;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②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③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④推行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⑤统一度量衡。制定度量衡的标准器,颁行全国。 (4)结果:商鞅虽死,而秦法未废。 (5)影响:商鞅变法是各国变法中最为彻底的改革,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 发展,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国力大增,为以后统一天下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作探究】 支持商鞅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了什么?

思洁****爱吗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