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3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学案.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eq\a\vs4\al(知识点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代 (1)背景:郡县、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与朝廷对抗。 (2)措施:武帝在景帝平定“七国之乱”的基础上,颁布“推恩令”。 (3)结果: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 (1)背景: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 (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代 (1)措施eq\b\lc\{(\a\vs4\al\co1(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监督。,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eq\b\lc\{(\a\vs4\al\co1(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eq\a\vs4\al() 宋代的官职差遣体制 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所谓“官”,实际是一种等级待遇,作为叙级、分等、定薪的依据。所谓“职”,不是职务,而是加官,只是一种虚衔。上述两种官僚,“有官无权”“有职无权”,真正负实际责任的是“差遣”,是官僚担任的实际职务。 ——刘宗绪《古代官员研究综述》 核心论点:宋代官僚制度中有“官”“职”“差遣”的区分,这是宋代官僚机构庞大,冗官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 4.元朝:行省制度 (1)措施eq\b\lc\{(\a\vs4\al\co1(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②下设路、府、州、县。,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eq\b\lc\{(\a\vs4\al\co1(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eq\a\vs4\al(知识点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代: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担任尚书令、侍中等,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1)内容eq\b\lc\{(\a\vs4\al\co1(①三省:唐朝中央的三省为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影响eq\b\lc\{(\a\vs4\al\co1(①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②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 4.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eq\a\vs4\al() 古代君主专制的开明性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核心论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并不是绝对化的,具有一定的开明性。 eq\a\vs4\al(知识点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实行察举制。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 (1)实行九品中正制,选用官吏重门第而不重才能。 (2)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一制度已无法继续下去。 3.隋唐:科举制 (1)形成eq\b\lc\{(\a\vs4\al\co1(①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②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2)完善:唐宋元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3)作用eq\b\lc\{(\a\vs4\al\co1(①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eq\a\vs4\al() 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核心论点:科举制使出身寒门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参加到政权中来,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的加速,也巩固了封建统治秩序。 【漫画说史】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信息提取:北宋将兵权、财权等都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在对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地方势力再也无力挑战中央。自宋以后,内忧不再是国家面对的主要问题,而外患则往往会导致灭亡。 【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

增梅****主啊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