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论民事恶意诉讼的程序法规制 民事恶意诉讼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明知自己没有权利或不存在事实依据,但仍恶意提起民事诉讼,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会导致诉讼费用增加,给诉讼当事人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会滥用诉讼权利,损害司法公正和诚信原则。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民事恶意诉讼的监管和处罚。 对于民事恶意诉讼,我国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首先,民诉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当事人的诉讼请求与事实不符合,或者恶意串通制造诉讼,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驳回或者撤诉,并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依法对恶意诉讼当事人给予罚款、赔偿被诉人经济损失或者承担公开道歉等行政制裁措施。对诉讼请求欠缺事实依据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告知当事人提供证据的必要性和后果。” 其次,最高法《关于审理民事诉讼案件中适用恶意诉讼规则的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也对民事恶意诉讼作出了规定。该《解释》明确指出,当事人主张的权利或要求的利益明显不存在或者请求明显不合理,由人民法院认定主张的权利、要求的利益或者请求是否存在或者合理。当事人恶意制造事实陈述或隐瞒事实,由人民法院认定事实。当事人恶意隐瞒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由人民法院认定证据。诉讼代理人代理人恶意串通制造诉讼事实或者恶意隐瞒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由人民法院认定代理人行为。被侵权人要求被诉方提供证据,而被诉方明知无该证据或者该证据无法提供的,由人民法院认定被诉方隐瞒证据。 在实际操作中,除了上述规定外,人民法院还可以根据恶意诉讼的具体情况,采取行政制裁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罚款、宣判公开赔礼道歉、公开或通报恶意诉讼事实、责令停止恶意诉讼和实行特定过程等。此外,在以经济索赔为主的案件中,人民法院经常要求由要求方先支付相应的保证金,在判定后由一方支付另一方诉讼费用或其他经济赔偿的情况下,由另一方获得这笔保证金。 总之,对于民事恶意诉讼,我国法律法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相应的处罚措施,但实际操作情况中还存在不足。诉讼成本较高,很多恶意诉讼比较普遍,进一步加强对民事恶意诉讼的规范和监管,可以更好地维护诉讼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