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度量衡制的变迁 随着商业从生产中分化出来,度量衡出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变化,他们的长短、大小、轻重也不断发生变化。从总的趋势看,尺寸是越来越长,升斗越来越大,斤两越来越重,这固然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更重要的却是标志着封建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盘剥越来越重。通过认识度量衡的变化情况,我们就在一定程度上判断有关历史文物或资料的年代。 (一)尺度的变迁 在度量衡中,尺寸的增率最小,从商到清,只增长了大约60%。详见下表: 年代朝代一尺合厘米数公元前1766至前1123年商16.95公元前1122至前225年周19.9122.7(战国楚尺)23.1公元前350至前206年秦23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西汉22.52323.75公元9至24年新莽22.3823.1公元25至220年东汉2323.824.08公元220至265年魏2324.12公元265至316年西晋24.1223.04公元317至430年东晋24.45公元318至329年前赵24.19公元430至589年宋齐梁陈24.51公元502至557年梁24.6623.6公元557至589年陈23.55公元386年以后后魏27.8127.9公元386至557年后魏、西魏29.51公元495至550年后魏、东魏29.97公元550至577年北齐29.97公元557至581年北周29.5124.51公元581至618年隋29.51(开皇官尺)24.51公元618至907年唐30.131.35公元907至960年五代31.1公元960至1279年宋30.72公元1279至1368年元30.72公元1368至1644年明31.1公元1644至1911年清32 尺寸增率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尺的长度容易识别,同时也因为中国历代以帛布收租的比重较小的缘故。 (二)升斗的变迁 度量衡中,以升斗的增率最大。从周到清,加大了约453.5%,详见下表: 年代朝代一升合毫升数公元前1122至前225年周187193.7公元前350至前206年秦201(商鞅)200(秦始皇)年代朝代一升合毫升数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西汉188.6200 公元9至24年 新莽191.825(嘉量升)200.98(嘉量斛折升)201.25(嘉量斗折升)221.25(嘉量合折升) 公元25至220年 东汉201.8(大司农平斛折算) 212.62(大司农斛折算) 240(长乐未央都折算)公元220至265年魏193.55202.3公元265至430年晋202.3245公元479至502年南齐297.2公元502至589年梁、陈198.1公元495至577年北魏、北齐396.3公元557至581年北周157.2210.5公元581至618年隋594.4公元618至907年唐594.4公元907至960年五代594.4公元960至1279年宋664.1公元1279至1368年元948.8公元1368至1644年明1073.7公元1644至1911年清1035.5升斗增率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历代统治阶级收实物地租,以米粟为主,升斗成为剥削农民的重要工具,而且升斗的增大,凭眼和手又不容易判断。 (三)斤两的增率,介于尺寸和升斗之间。从周到清,加重了约160.75%,详见下表: 年代朝代一两合克数一斤合克数公元前1122至前225年周14.9316.86(楚器)228.86269.8公元前350至前206年秦16.02256.25(高奴和石铜权)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西汉15.6319.4416.53250311264.5公元9至24年新莽13.9215.3222.73244.93公元25至220年东汉13.9215.63222.73250公元220至265年魏13.92222.73公元265至430年晋13.92222.73公元479至502年南齐20.88334.1公元502至589年梁、陈13.92222.73公元386至534年北魏13.92222.73公元557至581年北周15.66250.56公元581至618年隋41.7613.92668.19222.73公元618至907年唐37.3596.82公元907至960年五代37.3569.82公元960至1279年宋37.3596.82公元1279至1368年元37.3596.82公元1368至1644年明37.3596.82公元1644至1911年清37.3596.82

An****70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