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一单元复习课.ppt / 文档详情
第一单元复习课.ppt 立即下载
2024-10-30
约2.8千字
约12页
0
9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一单元复习课.ppt

第一单元复习课.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为什么能在海外广受欢迎和赞赏?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1.我国农业由“刀耕火种”进入“石器锄耕”阶段后,人们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是()
A.石斧、石锛B.骨耜、石耜C.钱、镈D.铁铲、铁犁
2.下列引文反映井田制的实质的是()
A.“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率土之滨,莫非王臣”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A.灌溉农业的一大进步B.法律上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制
C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制D确立了以小块土地为特征的小农经济
4.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耕牛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5.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下列生产工具或耕作技术,在汉代发明或者使用的是
①耧车②犁壁的安装③代田法④区田法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我国古代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有很多领先世界的成果,其中实行豆类与谷物轮作和推广绿肥种植的成果出现在()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隋唐五代时期
8.下列耕作技术按发明先后排列,正确是()
①垄作法②稻麦复种制③轮作制和绿肥种植④代田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③②D.①③④②
9.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农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②经济作物专业区域扩大③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清统一台湾后开放的四个通商口岸,不包括()A、澳门B、宁波C、广州D、云台山
11、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
A、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C、手工业作坊增多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
12、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
A、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B、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C、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D、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13、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14、我国古代制造的耒耜主要用于()					A原始灌溉B松土挖土C锄草培土D开沟播种
15、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A、精耕细作B、男耕女织C、刀耕火种D、千耦其耘
1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是()
A、牛耕的推广B、手工业的发展
C、商业和城市的发展D、铁器时代的到来
17、我国古代下列生产工具中,基本上无需使用人力操作的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提花机18.“商人”一词最初是指()
A.经商的人B.商地的人C.善于经商的商朝人D.商部落的人
19.古代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世界哪些大洲的贸易往来()
A.欧洲、亚洲和澳洲B.亚洲、非洲和欧洲
C.非洲、欧洲和美洲D.亚洲、欧洲和美洲
20.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的客观原因是()
A.政府财政危机B.商品经济繁荣
C.农业生产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
2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B、中国一向具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问题是当务之急D、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2、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中体现了“重农抑商”这一政策的是()A、奖励军功B、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度C、废除奴隶主的特权D、鼓励耕田织帛,生产多的,免除徭役

二、材料解释(14分)
材料一楚越之地,地广人稀(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之地,亩值一金……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摘自《宋书》卷五十四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富,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四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一单元复习课

文档大小:9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