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pdf / 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pdf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1.6万字
约6页
0
39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pdf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阎万英

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完室

土地制度,即指土地所有制,它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
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有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领主阶
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在以农业为主要部门的社会中,不同的土地制度
决定着不同的剥削关系,这二者又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性质及社会的固有矛盾。我们研究古代
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对研究古代社会的性质、固有矛盾及其发展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中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的特点,变化原因及规律,作一简单的阐述。

一、中国土地制度的起源

自从人们开始利用土地,出现了种植业和养畜业,便出现了土地制度问题。
母系氏族社会的的生产力非常低下,人们要冲破自然界的种种障碍,只有依靠氏族集体
的力量。因此人们一切活动都被牢固的氏族血缘纽带连接在一起,人们共同占有一定的土地
和其它自然产物,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互相协作,过着平等而民主的生活。在这一切公有
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中,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
到了父系氏族社会,生产力较前又有了一定发展,男子已由渔猎活动转入农业生产,他
们在氏族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时,氏族中已存在私有财产和不平等现象。但主要的生产资抖
土地、山林、川泽业不属于个人或某一个阶级所有,仍然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直至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私有制成分、不平等、不民主的现象逐渐扩大,土地也由氏族
公社所有制逐渐过渡为奴隶主阶级国家所有制。氏族公社逐渐走到它的尽头,被奴隶制社会
所代替。

二、夏商奴隶制杜会的土地制度

在卜辞中有“我田”的记载,这“我”字业不是私有的意思,而是商王的自称①。商王
是国家的象征,因此土地是国家的财产。夏王、商王手下的大小奴隶主贵族,有土地的享用
权而无所有权。他们可以以土地为手段,对奴隶和自由民进行剥削,却不能把土地作为私产
进行买卖。夏、商社会的土地耕种者是奴隶和自由民。
夏、商时期,人们基本上还是聚族而居的。这时已形成以氏族为基础,按照经济与地域
关系组成的农村公社。夏王、商王有其自己部族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同时还有很多臣服于夏

①引自《殷墟文字乙编》


©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王、商王的农村公社。
夏、商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处于游耕阶段。夏王、商王带领本部族的人民每
迁到一个地方,则把王室周围大片土地划为王哉。王哉的土地由大批奴隶耕种。其它部族,
在距夏王、商王部族较远的地方,也有归农村公社贵族享用的大片土地。这些土地同样由奴
隶耕种。奴隶在奴隶主贵族或管事人的监督下,在田间从事集体劳动。劳动的收获物完全归奴
隶主贵族所有。那些臣服于夏王、商王的部族,每年承担着向夏王、商王纳贡的义务。
在夏王、商王王箭以外和各农村公社贵族的所谓公田以外,还有许多土地,这些土地被
。、
分给自由民在卜辞中有“田”字,写作“目目”,有“疆”字,写作·揭,,从
田从弓。这表明土地被分为一块一块的,田地之间有一定的界限。《孟子·滕文公上》记
载“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其实皆什一也”,这是自由民土地分配制度与纳
贡税的制度不是奴隶分配土地,奴隶从事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不须分地,奴隶劳动的成果全
部归奴隶主,不存在什一而税的问题。土地对自由民来讲同样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奴隶主对自由民的剥削含有封建剥削的因素①。
在殷商时代末期,奴隶制已走向没落。在残酷、野蛮的剥削压迫下,奴隶的生产效率非
常低,而且对奴隶主怀有强烈的敌意,采取各种方式反抗。当时奴隶的来源主要不是靠买
实,而是来源于战争的俘虏与罪犯,因而奴隶来源枯竭,奴隶制剥削已难以维持。
另外,周武王讨伐商纷王时,由于商王军队在战场上倒戈,而使周武王取胜。但征服者
的力量相对弱小,被征服者在政治上、经济上相对强大。于是周武王采取层层分封的统治方
式,使同姓诸侯与异姓诸侯错综交叉,起到互相牵制、互相包围、互相监视的作用,在政治
土保证了周天子王位的稳定性。分封制使农奴制剥削关系形成。也因商殷末期奴隶制已陷
入危机,周人征服商殷后,不能把征服者的阶级矛盾承袭过来,因而必须改变剥削方式。要
改变剥削方式必须改变土地制度,于是产生了领主封建制的土地制度,历史上称作井田制。
封建领主制的土地制度代替奴隶制的土地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封建杜会土地制度及其特点

中国封建社会分两个阶段。从西周至战国时期是领主封建制社会从战国至近代是地主
封建制社会。两个阶段的土地制度具有不同特点。
一领王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

·
领主封建制社会的土地制度是莎田制,在井田制度下实行农奴制剥削。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文档大小:39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