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2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 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柏拉图首次提出划分政体的两个标志的著作是【】 A.《政治家》B.《理想国》 C.《法律篇》D.《政治学》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6 2.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关于人的道德学说,它的中心内容指向【】 A.善、美德B.美德和理性 C.善、美德和正义D.正义、美德和理性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 3.明确指出“智慧的理性是衡全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的古罗马思想家是【】 A.西塞罗B.盖尤斯 C.帕比尼安D.乌尔比安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8 4.作为中世纪最伟大的经院哲学家,阿奎那的代表著作是【】 A.《神学大全》B.《上帝之城》 C.《天国与地国》D.《教会法大全》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44 5.下列关系中,不属于马基雅维里认为君主应该处理好的关系的是【】 A.赞扬与责难B.慷慨与吝啬 C.仁慈与残酷D.税收与福利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51 6.被称为“法律之光”的波伦亚学派的创始人是【】 A.柏拉图B.萨维尼 C.伊拉留D.布丹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58 7.将三权分立理论运用于美国实践并予以发展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 A.孟德斯鸡B.汉密尔顿 C.卢梭.洛克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69 8.认为“富人与穷人的区分成为人类产生不平等的标志”的古典自然法学家是【】 A.卢梭B.洛克 C.孟德斯鸡D.汉密尔顿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87 9.孟德斯鸡指出,不受其他公民侵犯的自由就是【】 A.哲学上的自由B.法律上的自由 C.人格上的自由D.政治上的自由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90 10.康德认为,与文明状态相对的是【】 A.公法状态B.私法状态 C.自然状态D.理想状态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04 11.按照黑格尔对形式契约与实在契约的区分,下面属于实在契约的是【】 A.互易契约B.担保契约 C.赠与契约D.单务契约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23 12.分析法学“法律命令说”的要素不包括【】 A.主权者B.命令 C.制裁D.义务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53 13.根据边沁的“避苦求乐”的功利主义原则,判断苦乐的根据是【】 A.组成社会的个人的直观感受B.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C.痛苦与快乐的数学计算原理D.作为社会统治者的理性判断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43 14.在主权问题上,奥斯丁主张的是【】 A.最高政府的主权由一个人享有B.主权不受法律的限制 C.实在法的特征与主权无关D.国家主权来自于社会契约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57 15.历史法学派认为法律的实现应依赖于【】 A.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和理性B.一种强力,即主权者的制裁 C.民族的传统与长期形成的习惯D.公民的守法意识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5 16.提出“法律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力量的加强而加强,最后也同一个民族失 去它的民族性一样而消亡”的法学家是【】 A.梅因B.萨维尼 C.孟德斯鸡D.斯塔姆勒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76 17.下列各项中,对萨维尼《论立法和法理学的当代使命》一文的批判对象表述正确的是 【】 A.批判了雷布格提出的制定统一德国民法典的观点 B.批判了帝堡提倡的重新回到德国法传统的复古倾向 C.批判了帝堡提出的制定统一德国民法典的观点 D.批判了艾希霍恩的德国法的渊源是日耳曼法的观点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75 18.埃利希认为,判决方法可分为技术主义的和【】 A.规则的B.经验的 C.理想的D.自由的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00 19.韦伯认为“理性化的统治”的典型特点是【】 A.官僚体制B.家长制 C.个人权威D.集权制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11 20.庞德认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差别主要在于【】 A.律令成分B.技术成分 C.理想成分D.原则成分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23 21.罗尔斯认为.社会存在必须有一批确定利益分配的原则,即【】 A.公平主义原则B.自然主义原则 C.种族主义原则D.社会正义原则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55 22.与富勒长期论战.从而推动富勒学说形成与发展的法学家是【】 A.哈特B.马里旦 C.德沃金D.拉德布鲁赫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48 23.科斯认为,在权利重新配置活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 A.道德B.民族精神 C.法律制度D.从众心理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76 24.

猫巷****觅蓉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