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docx / 文档详情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8
约7.4千字
约10页
0
55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docx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BQ-CNCECJ070401-2004)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
2.1材料、设备
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2机具设备
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2.3作业条件
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2.4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齐全。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3施工工艺流程与操作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可分为建筑群子系统、干线(垂直)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工作区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由信息插座、信息终端设备及相应的适配器、连线组成。
3.1信息插座的安装
信息插座根据不同环境、不同需要可以安装在墙体上、地面和活动地板上。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安装在墙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地面300mm。如有活动地板的工作区,墙体上的信息插座宜高出活动地板300mm。见图3.1.1。







图信息插座在墙体上地面上安装示意图
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的信息插座,应固定在地面内接线盒里,接线盒盖可开启,并有防水、防尘要求。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图形或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
信息插座应以标准的T568B或T568A接线。见图3.1.4。









图信息插座接线图
3.2管线的敷设
暗管敷设
.1暗管敷设宜选用阻燃硬质PVC管或钢管,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
.2暗敷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线槽高度不宜超过25mm。线槽的长度超过6m或线槽拐弯处宜设置接线盒。
.3建筑物内横向布放的暗管管径不宜大于G25,天棚里或墙内水平、垂直敷设管路的管径不易大于G40。
.4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宜用塑料管保护。塑料管内径为光缆外径的1.5倍。
线槽、桥架敷设
.1电缆桥架、线槽宜距离地面2.2m以上安装,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0.30m。见图3.2.2-1。








图-1电缆桥架安装示意图
.2电缆桥架、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3电缆桥架、线槽水平敷设时,在缆线的首、尾、转弯及每间隔3~5m处进行固定。
.4电缆桥架、线槽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
.5桥架及线槽的安全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
.6桥架及线槽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7垂直桥架及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偏差不应超过3mm。
.8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9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
3.3线缆敷设
缆线布放两端应贴有标签,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2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3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4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双绞电缆与其他管线之间安装距离:
双绞线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平行(m)交叉(m)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

文档大小:55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