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利用“不动点”法巧解高考题 定义;方程f(x)=x的根称为函数f(x)的不动点。利用递推数列f(x)的不动点,可将某些递推关系an=£(an-1)所确定的数列化为等比数列或较易求通项的数列,这种方法叫不动点法。 对于这个方法有几个重要定理,若只从代数角度理解,恐怕对许多中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下面笔者对这几个定理予以几何解释: 定理1:若f(x)=ax+b(a≠0,a≠1),p是f(x)的不动点,an满足递推关系an=£(an-1),(n>1)则an-P=a(an-1-p),即{an-P}是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它的代数证明如下: 证明:因为p是f(x)的不动点,所以ap+b=p,所以b-p=-ap,由an=a.an-1+b得an-p=a.an-1+b-p=a(an-1-p),所以{an-P}是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 对这一定理的几何意义如下:f(x)=x,即f(x)与g(x)=X的交点一目了然,an-p/an-1-p即为f(x)的斜率a。 上面是【文1】给出的纯代数证明,下面看看它所蕴含的几何意义。与定理一的几何意义相似,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的斜率相比是定值k,但怎么证明笔者尚未想到简便的方法,只能从上面的代数方法借鉴。第二种情况也是如此,an-p/an-1-p+k(an-p)=1.如下图,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尚未发现几何证法。 由递推公式求其数列通项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题型,对那些已知递推关系但又难求通项的数列综合问题,充分运用函数的相关性质是解决这类问题的着手点和关键.与递推关系对应的函数的“不动点”决定着递推数列的增减情况,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函数“不动点”问题的研究结果,来简化对数列通项问题的探究。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究反思,对那些难求通项的数列综合问题,形成利用函数不动点知识探究的规律性总结,以期对同学们解题有所帮助. 不动点的定义 一般的,设的定义域为,若存在,使成立,则称为的 不动点,或称为图像的不动点。 求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 定理1设,且为的不动点,满足递推关系,,证明是公比为a的等比数列。证:∵是的不动点,所以,所以,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例1(2010上海文数21题)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 (1)证明:是等比数列;(2)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并求出使得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证:(1)当n1时,a114;当时,anSnSn15an5an11,即即,记,令,求出不动点,由定理1知:,又a1115≠0,所以数列{an1}是等比数列。(2)解略。 3求非线性递推数列的通项 定理2设,且是的不动点,数列满足递推关系,,(ⅰ)若,则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ⅱ),则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证:(ⅰ)由题设知; 同理∴, 所以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ⅱ)由题设知=的解为,∴且=。所以 ,所以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例2(2006年全国Ⅱ卷22题)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方程有一根为。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依题,且,将代入上式,得,记,令,求出不动点,由定理2(ⅱ)知:,所以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所以,因此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例3(2010年全国卷Ⅰ22题)已知数列中, (Ⅰ)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求使不等式成立的的取值范围. 解:(Ⅰ)依题,记,令,求出不动点;由定理2(ⅰ)知:,; 两式相除得到,所以是以为公比,为首项的等比数列,所以,从而(Ⅱ)解略。 定理3设,且是的不动点,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则有;若,则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证:∵是的不动点,∴,。 ,又,则, ∴,故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010东城区二模试题)已知数列满足,EQ.⑴求证:;⑵求证:;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证:⑴、⑵证略;⑶依题,记,令,求出不动点;由定理3知:,, 所以,又,所以. 又,令,则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由,得.所以. 利用函数“不动点”法求解较复杂的递推数列的通项问题,并不局限于以上三种类型,基于高考数列试题的难度,本文不再对更为复杂的递推数列进行论述,以下两个定理供有兴趣的同学探究证明。 定理4设且是的最小不动点,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则有 定理5设且是的不动点,数列满足递推关系,,则有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