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3课时.docx / 文档详情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3课时.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9
约6.5千字
约10页
0
71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3课时.docx

第二单元第一节第3课时.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课时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情景激趣】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的一首题为“庐山桑落洲”的诗: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知识体系引导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说明其景观的主要特点。1.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种常见地貌→地理实践力+区域认知
2.描述所识别的地貌,说明这些地貌景观的主要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外力作用的表现
|知识清单|
阅读教材P32~P34“外力作用的表现”,填写下列知识。
eq\a\vs4\al((1)流水,作用)eq\b\lc\{(\a\vs4\al\co1(侵蚀地貌:沟谷、峡谷,堆积地貌\b\lc\{(\a\vs4\al\co1(山口处:冲积扇或洪积扇,中下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2)风力作用eq\b\lc\{(\a\vs4\al\co1(风蚀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积地貌:沙丘、沙垄等))
微思考
有人说河流的上游分布的是侵蚀地貌,河流的中下游分布的是堆积地貌,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不对。河流的上游以侵蚀地貌为主,但也有堆积地貌,如山麓冲积扇;河流的中下游主要是堆积地貌,但也有侵蚀地貌,如河流凹岸。
|案例探究|
材料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4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于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但由于缺乏植被保护,加上夏雨集中,且多暴雨,在长期流水侵蚀下地面被分割得非常破碎,形成沟壑交错其间的塬、梁、峁……
结合材料探究:
(1)黄土高原的形成与哪一种外力作用有关?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又与什么外力作用有关?
答案(1)黄土高原的形成与风力的堆积作用有关。
(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方法规律|
外力作用主要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等方式,通过风、流水、冰川、海浪、重力等改变地表形态,形成各种外力地貌,具体如下表所示:
1.侵蚀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典型景观风力
侵蚀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风蚀洼地、沟谷、风蚀柱、风蚀蘑菇、戈壁、裸岩荒漠等干旱、半干旱地区流水
冲蚀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沟壑纵横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流水
溶蚀形成石林、溶洞及地下暗河、漏斗等喀斯特地貌,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河流流经的中低纬度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冰川
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峡湾高山和高纬度冰川地区海浪
侵蚀形成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海蚀柱、海蚀拱桥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特别提示河流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
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
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河流变得越来越弯曲。如下图:
2.沉积作用与地表形态
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分布典型景观风力
沉积形成沙丘、沙垄和黄土堆积干燥内陆及邻近地区流水
沉积形成冲积扇、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冰川
沉积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有冰川分布的高山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海浪
沉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综合思维|
1.请根据这段描写,用下面的关键词,推测张家界河谷的形成。
位于湖南省境内的张家界,是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张家界市西接云贵高原,东临洞庭湖,北与鄂西山区接壤,南又与雪峰山毗邻,其总的地势是自西向东倾斜。张家界市境内四季温和,雨量充沛,溪流发育,各条溪流汇入澧水后,从西向东,一直流入洞庭湖。
张家界市的河谷多为隘谷、峡谷。河谷底部呈线形,两壁陡峻,滩多水急。当你泛舟或河流在这段河谷的急流险滩上时,惊涛骇浪会使你感到惊心动魄。
(选自张家界之旅网站)
关键词:地壳抬升溪流向下侵蚀河流两岸
水流
提示分析张家界河谷的形成过程,应综合考虑内力、外力的共同影响。内力作用使地壳发生垂直运动,外力作用使河床不断下切,河谷处在发育的早期阶段。
|地理实践力|
2.在学习河流堆积地貌时,有位教师带领同学们做了下面的实验,说明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模拟这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杯小米或细沙、一本书、一张白纸。
实验步骤:
①将白纸平铺在桌面上。
②将书本打开并倾斜放于桌面上。
③将小米或细沙自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
④观察在白纸上形成的堆积体的外形特点。
(1)细沙在书本前的堆积体外形是否具有山前洪(冲)积扇的特征?
(2)流水搬运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二单元 第一节 第3课时

文档大小:71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