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的开端》第一教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3、理清课文顺序,给课文分段。 4、理解第一段比喻句的意思。 5、了解旧社会穷人苦难的生活。 教学安排: 一、解题激疑,揭示新课 1、开端是什么意思劳动的开端是什么意思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9课《劳动的开端》。 2、读了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 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劳动作者什么时候去参加劳动的为什么把这次劳动称为劳动的开端通过这次劳动反映了什么 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 吴运铎,1915年生,江西萍乡人.12岁开始在煤矿做童工.抗日战争时期至任总工程部副部长.他克服困难,制造出了子弹.地雷.手射炮等武器,支援前线.1947年在炮弹试验时凶曾经三次负伤,但仍顽强地工作和学习.解放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传记lt;把一切献给党.这本书被称为生活的教科书他本人也被称为中国的保尔.柯蔡金 三认读本课的生字和少数新词,扫清阅读障碍。 注意本课几个多音字的读音:挑(tiāo)脚、得(deacute;)了吧、半夜就得(děi)动身、落(lagrave;)在后头。、煤藏(cang)宝藏(zang) 四.听课文录音,了解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 (1)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 作者先写自己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为了解除饥饿的威胁,决心去挑煤。再写第一次挑煤的经过。最后写第二天又去挑煤,从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参加的是怎样的一项的劳动用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2、根据决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讨论,归纳,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课文共分三段 第一段(1-----9)决心去挑煤 第二段(10;一;29)第一次挑煤 第三段(30-31)第二天挑煤 五、细读课文,加深认识 1、轻声朗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词语说明了劳动人民生活的艰难找比喻句,用--划在文中。 重点读议比喻句,教师点拨。 (1)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像油煎一样 ①油煎是什么(把东西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心里像油煎一样比方的是怎样一种情景(把心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煎炸。)从这样的比喻里你感受到我看着一家人挨饿,心里------(很难过) 看着一家人挨饿,我心里很难过。 ②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心里的难过程度。 我要发表感想:才十二岁的吴运铎就已经感受到生活的艰难和有了为家庭分担忧愁的愿望。说明他很懂事 ③有感情的朗读。 (2)工人进出从窑里拖出来 ①变换说法。 工人进出连腰也伸不直,趴在地上爬进去挖煤,又趴在地上把煤挖出来。 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能突出挖煤工人劳动条件太差,干活太累 我要发表感想:资本家简直不把工人当人待。 ③感情朗读 (3)得了吧把你压扁了 ①变换说法 得了吧!你也挑得动煤你这么瘦,不要让扁担把你压扁了。 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我当时身体瘦小,无法承担挑煤的中获,我要发表感想:但生活所迫,只好硬着头皮去挑。 (4)睡的正熟浑身疼痛 ①变换说法 睡得正熟,我忽然摔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浑身疼痛。 ②好像落在万丈深渊,浑身疼痛说明我摔得怎么样?(摔得重,摔得厉害)。整段活反映资本家及其手下的人怎样对待穷人?(不顾穷苦挑煤工人的死活,不把他们当人看) 我要发表感想:这反映了矿上办事员得冷酷无情,旧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穷人的孩子到处受欺侮。 ③感情朗读 (5)肩上的煤筐打秋千 ①变换说法 肩上的煤矿来回晃荡,一会儿往前,一会儿往后。 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人小体弱的吴运铎挑煤的不容易,我要发表感想:反映出挑煤劳动的艰难。③感情朗读 (6)红肿的肩头一样疼 ①变换说法 红肿的肩头很疼。 ②比较体会:用打比方的说法写出了肩头疼痛难忍的程度 我要发表感想:说明了挑煤劳动的艰苦。 ③感情朗读 六、为什么作者的肩膀又红又肿,第二天还去挑煤 作者年龄虽小,但意志坚强,困难再大也吓不倒它,一定要用劳动来解除一家人受到的饥饿威胁;可以看出万恶的旧社会穷人确实没法活,作者虽是一个孩子,正是在校读书的年龄,但也不得不挑起生活的重担。 七、读读从此我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说说从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把第一次挑煤称作劳动的开端 因为挑煤是作者参加的第一次劳动,而且又以此走上了艰难的生活道路,所以把这件事叫做劳动的开端。 八、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完成语文作业本上: 2.课外读物《把一切献给党》。

St****36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