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反倾销损害客体界定方法的国际比较 反倾销(Anti-dumping)措施是国际贸易保障措施的一种,旨在保护本国利益免遭进口转嫁出口国所提供低于正常价值的外国产品对本国产品的冲击。在制定反倾销措施时,需要确定损害客体,即遭受倾销损害的本国产业或相关产业。该论文将围绕着反倾销损害客体界定方法在国际间的比较,提供信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的实践。 首先,许多国家将负面影响的范畴限制在受倾销产品影响的产业内部。例如,美国将损害客体定位于具体的产品,不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因此,美国经常将其产业分为不同的市场,以区分受影响的产品和非受影响的产品,从而确定有效的定价水平。另一个例子是澳大利亚,其建立了一个损害指数,并定义为价格和利润的平均值,用于确定受到影响的产业。在欧洲,一般会考虑产业链的相关性和产业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来确定损害范围。 其次,一些国家还考虑从末端生产者的角度来确定损害客体。例如,加拿大采取了一种名为“价格效益测试”的方法,该方法确定了吸收国市场上的各种竞争压力,从而确定哪些产业、哪些公司受到了倾销损害。另一个例子是巴西,该国统计局制定了一个“总体价值损失”条件,用于确认受影响的产业。 第三个因素是日本和中国等国家采用了特定产业的界定而非特定产品的方式。日本的反倾销措施针对的是受倾销影响的像半导体、汽车和电子设备等特定产业。中国采取的是一种通过民间发起反倾销投诉的民主程序,其扩大了反倾销的声音,并让广大社群参与。 最后,一些国家会考虑来自进口国负担的影响,从财务和多元化的角度来界定损害客体。例如,韩国将考虑从进口国获得的优惠折扣,从而确定收益和损失的具体情况。此外,韩国还将分析纳税人承担的负担,从而确定反倾销损害客体的具体范围。 总之,国际上各国家所采用的反倾销损害客体界定方法有很大差异,其背后的原因也不相同。在确定反倾销措施时,各国需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水平来制定一种适合本国的方法。这个过程本质上需要平衡保护本国利益和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实现全球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繁荣。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