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准则下关于商誉问题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商誉问题备受关注,尤其是在2020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以下简称“新准则”)中,针对商誉的计量、减值等问题作出了新的规定。本文将从新准则下的商誉问题入手,对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商誉风险进行思考。 一、新准则下商誉的定义与计量 新准则对商誉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获得的差额收购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主要反映企业品牌、客户资源、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等无形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 相较于原来的准则,新准则对商誉的计量方式有所调整。在新准则下,商誉需要在成本与公允价值中选择较低者进行计量,若发现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成本,企业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二、商誉减值测试与合理性审查 商誉减值测试可以理解为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一般为每年),对商誉价值进行检查、测试和确认,以确定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商誉存在减值迹象,企业需要及时启动减值计提。 新准则在商誉减值测试方面也有新规定,除了原有的有效期限之内,若发现商誉存在减值迹象,企业也需要进行测试。同时,商誉减值损失计提的期限也从原来的不超过5年调整为最长不超过10年。 除了商誉减值测试以外,企业还需要进行商誉的合理性审查。在每次商誉计提之前,企业需要对商誉是否仍然符合计提条件进行审查,以避免在资产负债表上出现虚高负债或隐藏债务的情况。 三、企业如何应对商誉风险 企业在面对商誉风险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规避和防范。 3.1加强商誉尽职调查 在进行并购交易时,企业需要充分了解被购公司的财务情况、商誉来源、商誉价值等情况,避免因错误估值、未预料的风险因素而造成商誉减值。 3.2注意商誉计提时机 企业在进行商誉计提时需要谨慎,不能将未来的业绩过度乐观估计或盲目跟风造成商誉的过高计提。同时,在商誉减值测试时也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商誉价值评估,避免错漏。 3.3建立商誉管理机制 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商誉管理机制,包括指定商誉经理、编制商誉管理制度、建立商誉监测程序等,以规范商誉管理流程。在商誉计提和减值测试等方面,企业需要建立起专业的团队,避免决策失误带来的经济损失。 3.4提高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企业应当加强信息披露工作,增加商誉计提和减值测试等相关信息的透明度,尽可能地减少投资者因商誉风险而受到的损失。 总之,新准则下的商誉问题日益引起企业的关注和重视。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商誉管理机制,建立专业的商誉管理团队,加强商誉价值披露透明度,规避商誉风险,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