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盗窃和非法出口文化遗产公约》在我国实施的困境——以圆明园鼠兔两首拍卖案为例 《盗窃和非法出口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80年通过,旨在保护全球有重大文化价值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免受盗窃、掠夺和非法出口的侵害。该公约被誉为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合作最成功的一项协议,但在我国实施方面却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以圆明园鼠兔两首拍卖案为例,讨论《公约》在我国实施中的难点,并提出解决之道。 一、案例回顾 2009年7月,佳士得拍卖行在法国巴黎展出一对金属首饰盒。这对盒子的特别之处在于旁边立着两只兔子和两只老鼠的铜像,这两只青铜动物造型与乾隆时期圆明园内铸造的“鼠山、兔峰”非常相似。这次拍卖会上,这两只铜像引起了不少中国人的关注和愤慨,因为这对青铜造像实际上是在十九世纪后期被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时盗走的。为此,中国驻法大使致函佳士得拍卖行,要求停止拍卖并归还文物,但未能达成一致。 2019年11月,佳士得拍卖行再次举行这对青铜造像的拍卖,还附有文件证明其文物身份。然而,中国国家文物局则认为这对铜像是非法出口文物,违反了《公约》的规定。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最终这对铜像没有成交,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二、《公约》在我国实施的困境 1.文物遗失和流失严重。我国的文物数量众多,但由于历史的遗留问题和社会的改变,很多文物已经失落、流失。对于这些文物,是否被盗、流失、走私,往往难以确证。 2.外国文物回归困难。《公约》虽明确规定被盗文物应返还原籍国或与之协商处理,但具体回归过程却常常受到诸多阻碍,例如拍卖公司声称文物合法性、取证不足等。 3.法律效力欠缺。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虽然有诸如《文物保护法》、《进出境文物管理办法》等,但在实践中,法律的落实和执行却不够严格,应对文物走私和盗窃的惩罚也相对较轻。 三、解决之道 1.建立完善的文物管理和保护体系。要从根本上解决文物被盗、流失的问题,就需在国家层面上加强文物的管理和保护。可以加强对文物的登记、鉴定、保护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对文物走私和盗窃的打击力度。 2.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文物回归。我国应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在国际民间组织、国际展览、国际访问等方面积极推动文物回归工作,借助国际社会的力量共同打击文物走私和非法出口,实现文物回归。 3.加大法律制度的建设与力度。要加强对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给予文物保护的法律制度更强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同时,应加强对文物相关行为的惩罚,从而打击文物盗窃、走私等违法行为。 以上三点只是针对我国文物保护切实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具有启示性的建议,如果我们能在实践中完善它们,并找到适合自身国情的制度和执法机制,才能有效地改善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

快乐****蜜蜂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